목록管仲 (1016)
건빵이랑 놀자
2. 此其後, 宋伐杞, 狄伐邢, 衛, 桓公不救, 裸體紉胸稱疾, 召管仲, 曰: “寡人有千歲之食, 而無百歲之壽, 今有疾病, 姑樂乎!” 管仲曰: “諾.“ 于是令之縣鍾磬之榬, 陳歌舞竽瑟之樂, 日殺數十牛者數旬. 群臣進諫曰: “宋伐杞, 狄伐邢, 衛, 君不可不救.“ 桓公曰: “寡人有千歲之食, 而無百歲之壽, 今又疾病, 姑樂乎! 且彼非伐寡人之國也, 伐鄰國也, 子無事焉.“
1. 桓公在位, 管仲, 隰朋見, 立有間, 有貳鴻飛而過之, 桓公嘆曰: “仲父, 今彼鴻鵠有時而南, 有時而北, 有時而往, 有時而來, 四方無遠, 所欲至而至焉, 非唯有羽翼之故, 是以能通其意于天下乎?“ 管仲, 隰朋不對. 桓公曰: “二子何故不對?“ 管子對曰: “君有霸王之心, 而夷吾非霸王之臣也, 是以不敢對.“ 桓公曰: “仲父胡爲然? 盍不當言, 寡人其有鄕乎? 寡人之有仲父也, 猶飛鴻之有羽翼也, 若濟大水有舟楫也, 仲父不一言敎寡人, 寡人之有耳將安聞道而得度哉?“ 管子對曰: “君若將欲霸王擧大事乎? 則必從其本事矣.“ 桓公變躬遷席, 拱手而問曰: “敢問何謂其本?“ 管子對曰: “齊國百姓, 公之本也. 人甚憂饑, 而稅斂重, 人甚懼死, 而刑政險, 人甚傷勞, 而上擧事不時. 公輕其稅斂, 則人不憂饑; 緩其刑政, 則人不懼死; 擧事以時, 則人不傷勞...
소광(小匡) 제이십(第二十) 內言三 1. 桓公自莒反于齊, 使鮑叔牙爲宰, 鮑叔辭曰: “臣, 君之庸臣也. 君有加惠于其臣, 使臣不凍饑, 則是君之賜也. 若必治國家, 則非臣之所能也, 其唯管夷吾乎. 臣之所不如管夷吾者五: 寬惠愛民, 臣不如也; 治國不失秉, 臣不如也; 忠信可結于諸侯, 臣不如也; 制禮義可法于四方, 臣不如也; 介冑執枹, 立于軍門, 使百姓皆加勇, 臣不如也. 夫管仲, 民之父母也, 將欲治其子, 不可弃其父母.“ 公曰: “管夷吾親射寡人, 中鉤, 殆于死, 今乃用之, 可乎?“ 鮑叔曰: “彼爲其君動也, 君若宥而反之, 其爲君亦猶是也.“ 公曰: “然則爲之奈何?“ 鮑叔曰: “君使人請之魯.“ 公曰: “施伯, 魯之謀臣也, 彼知吾將用之, 必不吾予也.“ 鮑叔曰: “君詔使者曰: ‘寡君有不令之臣在君之國, 願請之以戮群臣.’ 魯君必諾. 且..
25. 相三月, 請論百官, 公曰: “諾.“ 管仲曰: “升降揖讓, 進退閒習, 辨辭之剛柔, 臣不如隰朋, 請立爲大行; 墾草入邑, 辟土聚粟多衆, 盡地之利, 臣不如寧戚, 請立爲大司田; 平原廣牧, 車不結轍, 士不旋踵, 鼓之而三軍之士視死如歸, 臣不如王子城父, 請立爲大司馬; 決獄折中, 不殺不辜, 不誣無罪, 臣不如賓胥無, 請立爲大司理; 犯君顔色, 進諫必忠, 不辟死亡, 不撓富貴, 臣不如東郭牙, 請立以爲大諫之官. 此五子者. 夷吾一不如, 然而以易夷吾, 夷吾不爲也. 君若欲治國强兵, 則五子者存矣; 若欲霸王, 夷吾在此.“ 桓公曰: “善.“
24. 三日, 公曰: “寡人有大邪三, 其猶尙可以爲國乎?“ 對曰: “臣未得聞.“ 公曰: “寡人不幸而好田, 晦夜而至禽側, 田莫不見禽而後反, 諸侯使者無所致, 百官有司無所復.“ 對曰: “惡則惡矣, 然非其急者也.“ 公曰: “寡人不幸而好酒, 日夜相繼, 諸侯使者無所致, 百官有司無所復.“ 對曰: “惡則惡矣, 然非其急者也.“ 公曰: “寡人有汚行, 不幸而好色, 而姑姊有不嫁者.“ 對曰: “惡則惡矣, 然非其急者也.“ 公作色曰: “此三者且可, 則惡有不可者矣?“ 對曰: “人君唯優與不敏爲不可, 優則亡衆, 不敏不及事.“ 公曰: “善. 吾子就舍, 異日請與吾子圖之.“ 對曰: “時可將與夷吾, 何待異日乎?“ 公曰: “奈何?“ 對曰: “公子擧爲人博聞而知禮, 好學而辭遜, 請使游于魯, 以結交焉; 公子開方爲人巧轉而兌利, 請使游于衛, 以結交焉; 曹..
23. 初, 桓公郊迎管子而問焉, 管仲辭讓, 然後對以參國伍鄙, 立五鄕以崇化, 建五屬以厲武, 寄兵于政, 因罰, 備器械, 加兵無道諸侯, 以事周室, 桓公大說, 于是齋戒十日, 將相管仲. 管仲曰: “斧鉞之人也, 幸以獲生, 以屬其腰領, 臣之祿也. 若知國政, 非臣之任也.“ 公曰: “子大夫受政, 寡人勝任, 子大夫不受政, 寡人恐崩.“ 管仲許諾, 再拜而受相.
22. 桓公能假其群臣之謀, 以益其智也, 其相曰夷吾, 大夫曰寧戚, 隰朋, 賓胥無, 鮑叔牙, 用此五子者何功度義, 光德繼法紹終, 以遺後嗣; 貽孝昭穆, 大霸天下, 名聲廣裕, 不可掩也, 則唯有明君在上, 察相在下也.
21. 通齊國之魚鹽東萊, 使關巿幾而不正, 廛而不稅, 以爲諸侯之利, 諸侯稱寬焉. 築蔡鄢陵, 培, 夏, 靈父丘, 以衛戎狄之地, 所以禁暴于諸侯也; 築五鹿, 中牟, 鄴蓋與社丘, 以衛諸夏之地, 所以示勸于中國也. 敎大成, 是故天下之于桓公, 遠國之民望如父母, 近國之民從如流水. 故行地滋遠, 得人彌衆, 是何也? 懷其文而畏其武, 故殺無道, 定周室, 天下莫之能圉, 武事立也; 定三革, 偃五兵, 朝服以濟河, 而無怵惕焉, 文事勝也. 是故大國之君慙媿, 小國諸侯附比, 是故大國之君事如臣僕, 小國諸侯驩如父母. 夫然, 故大國之君不尊, 小國諸侯不卑; 是故大國之君不驕, 小國諸侯不懾. 于是列廣地以益狹地, 損有財以益無財, 周其君子, 不失成功; 周其小人, 不失成命. 夫如是, 居處則順, 出則有成功, 不稱動甲兵之事, 以遂文武之迹于天下.
20. 桓公憂天下諸侯. 魯有夫人慶父之亂, 而二君弑死, 國絶無後. 桓公聞之, 使高子存之, 男女不淫, 馬牛選具, 執玉以見, 請爲關內之侯, 而桓公不使也. 狄人攻邢, 桓公築夷儀以封之, 男女不淫, 馬牛選具, 執玉以見, 請爲關內之侯, 而桓公不使也. 狄人攻衛, 衛人出旅于曹, 桓公城楚丘封之, 其畜以散亡, 故桓公予之繫馬三百匹, 天下諸侯稱仁焉. 于是天下之諸侯, 知桓公之爲己勤也, 是以諸侯之歸之也, 譬若巿人. 桓公知諸侯之歸己也, 故使輕其幣, 而重其禮, 故使天下諸侯以疲馬犬羊爲幣, 齊以良馬報, 諸侯以縷帛布鹿皮四分以爲幣, 齊以文錦虎豹皮報. 諸侯之使垂槖而入, 攗載而歸, 故鈞之以愛, 致之以利, 結之以信, 示之以武, 是故天下小國諸侯, 旣服桓公, 莫之敢倍而歸之, 喜其愛而貪其利, 信其仁而畏其武. 桓公知天下小國諸侯之多與己也, 于是又大施忠焉,..
19. 葵丘之會, 天子使大夫宰孔致胙于桓公曰: “餘一人之命有事于文武, 使宰孔致胙.“ 且有後命曰: “以爾自卑勞, 實謂爾伯舅毋下拜.“ 桓公召管仲而謀, 管仲對曰: “爲君不君, 爲臣不臣, 亂之本也.“ 桓公曰: “餘乘車之會三, 兵車之會六, 九合諸侯, 一匡天下, 北至于孤竹, 山戎, 穢貉; 拘秦夏, 西至流沙西虞; 南至吳, 越, 巴, 牂 柯 瓜長, 不庾, 雕題, 黑齒, 荊夷之國, 莫違寡人之命, 而中國卑我, 昔三代之受命者, 其異于此乎?“ 管子對曰: “夫鳳皇鸞鳥不降, 而鷹隼鴟梟豐; 庶神不格, 守龜不兆, 握粟而**莖者屢中; 時雨甘露不降, 飄風暴雨數臻; 五穀不蕃, 六畜不育, 而蓬蒿藜**糶並興. 夫鳳皇之文, 前德義, 後日昌, 昔人之受命者, 龍龜假, 河出圖, 雒出書, 地出乘黃. 今三祥未見有者, 雖曰受命, 無乃失諸乎?“ 桓公懼, 出..
18. 諸侯多沈亂, 不服于天子, 于是乎桓公東救徐州, 分吳半; 存魯蔡陵, 割越地; 南據宋鄭征伐楚, 濟汝水, 踰方地, 望文山, 使貢絲于周室, 成周反胙于隆嶽, 荊州諸侯莫不來服; 中救晉公, 禽狄王, 敗胡貉, 破屠何, 而騎寇始服; 北伐山戎, 制泠支, 斬孤竹, 而九夷始聽, 海濱諸侯莫不來服; 西征攘白狄之地, 遂至于西河, 方舟投柎, 乘桴濟河, 至于石沈, 縣車束馬, 踰大行與卑耳之貉, 拘秦夏, 西服流沙西虞, 而秦戎始從. 故兵一出而大功十二, 故東夷, 西戎, 南蠻, 北狄, 中諸侯國, 莫不賓服. 與諸侯飾牲爲載書, 以誓要于上下薦神, 然後率天下定周室, 大朝諸侯于陽穀, 故兵車之會六, 乘車之會三, 九合諸侯, 一匡天下, 甲不解壘, 兵不解翳, 弢無弓, 服無矢, 寢武事, 行文道, 以朝天子.
17. 桓公曰: “甲兵大足矣, 吾欲南伐, 何主?“ 管子對曰: “以魯爲主, 反其侵地常潛, 使海于有獘, 渠彌于河陼, 綱山于有牢.“ 桓公曰: “吾欲西伐, 何主?“ 管子對曰: “以衛爲主, 反其侵地吉臺原姑與柒里, 使海于有獘, 渠彌于有陼, 綱山于有牢.“ 桓公曰: “吾欲北伐, 何主?“ 管子對曰: “以燕爲主, 反其侵地柴夫, 吠狗, 使海于有獘, 渠彌于有陼, 綱山于有牢.“ 四鄰大親. 旣反其侵地, 正其封疆, 地南至于岱陰, 西至于濟, 北至于海, 東至于紀隨, 地方三百六十里. 三歲治定, 四歲敎成, 五歲兵出, 有敎士三萬人, 革車八百乘.
16. 公曰: “外內定矣, 可乎?“ 管子對曰: “未可. 鄰國未吾親也.“ 公曰: “親之奈何?“ 管子對曰: “審吾疆場, 反其侵地, 正其封界, 毋受其貨財, 而美爲皮幣, 以極聘覜于諸侯, 以安四鄰, 則鄰國親我矣.“
15. 桓公曰: “甲兵大足矣, 吾欲從事于諸侯, 可乎?“ 管仲對曰: “未可. 治內者未具也, 爲外者未備也.“ 故使鮑叔牙爲大諫, 王子城父爲將, 弦子旗爲理, 寧戚爲田, 隰朋爲行, 曹孫宿處楚, 商容處宋, 季勞處魯, 徐開封處衛, 匽尙處燕, 審友處晉. 又游士八千人, 奉之以車馬衣裘, 多其資糧, 財幣足之, 使出周游于四方, 以號召收求天下之賢士; 飾玩好, 使出周游于四方, 鬻之諸侯, 以觀其上下之所貴好, 擇其沈亂者而先政之.
14. 桓公曰: “卒伍定矣, 事已成矣, 吾欲從事于諸侯, 其可乎?“ 管子對曰: “未可. 若軍令則吾旣寄諸內政矣, 夫齊國寡甲兵, 吾欲輕重罪而移之于甲兵.“ 公曰: “爲之奈何?“ 管子對曰: “制重罪入以兵甲犀脅, 二戟, 輕罪入蘭, 盾, 鞈革, 二戟, 小罪入以金鈞分, 宥薄罪入以半鈞, 無坐抑而訟獄者, 正三禁之而不直, 則入一束矢以罰之. 美金以鑄戈, 劍, 矛, 戟, 試諸狗馬; 惡金以鑄斤, 斧, 鉏, 夷, 鋸, 欘, 試諸木土.“
13. 正月之朝, 五屬大夫復事于公, 擇其寡功者而譙之曰: “列地分民者若一, 何故獨寡功? 何以不及人? 敎訓不善, 政事其不治, 一再則宥, 三則不赦.“ 公又問焉, 曰: “于子之屬, 有居處爲義, 好學, 聰明, 質仁, 慈孝于父母, 長弟聞于鄕里者, 有則以告, 有而不以告, 謂之蔽賢, 其罪五.“ 有司已事而竣. 公又問焉, 曰: “于子之屬, 有拳勇, 股肱之力秀出于衆者, 有則以告, 有而不以告, 謂之蔽才, 其罪五.“ 有司已事而竣. 公又問焉, 曰: “于子之屬, 有不慈孝于父母, 不長弟于鄕里, 驕躁淫暴, 不用上令者, 有則以告, 有而不以告者, 謂之下比, 其罪五.“ 有司已事而竣. 于是乎五屬大夫退而修屬, 屬退而修連, 連退而修鄕, 鄕退而修卒, 卒退而修邑, 邑退而修家, 是故匹夫有善, 可得而擧, 匹夫有不善, 可得而誅. 政成國安, 以守則固, 以..
12. 高子, 國子退而修鄕, 鄕退而修連, 連退而修里, 里退而修軌, 軌退而修家, 是故匹夫有善, 故可得而擧也; 匹夫有不善, 故可得而誅也. 政旣成, 鄕不越長, 朝不越爵; 罷士無伍, 罷女無家; 士三出妻, 逐于境外; 女三嫁, 入于舂穀. 是故民皆勉爲善, 士與其爲善于鄕, 不如爲善于里, 與其爲善于里, 不如爲善于家. 是故士莫敢言一朝之便, 皆有終歲之計; 莫敢以終歲爲議, 皆有終身之功.
11. 正月之朝, 鄕長復事, 公親問焉, 曰: “于子之鄕, 有居處爲義, 好學, 聰明, 質仁, 慈孝于父母, 長弟聞于鄕里者, 有則以告, 有而不以告, 謂之蔽賢, 其罪五.“ 有司已于事而竣. 公又問焉, 曰: “于子之鄕, 有拳勇, 股肱之力, 筋骨秀出于衆者, 有則以告, 有而不以告, 謂之蔽才, 其罪五.“ 有司已于事而竣. 公又問焉, 曰: “于子之鄕, 有不慈孝于父母, 不長弟于鄕里, 驕躁淫暴, 不用上令者, 有則以告, 有而不以告, 謂之下比, 其罪五.“ 有司已于事而竣. 于是乎鄕長退而修德進賢, 桓公親見之, 遂使役之官. 公令官長, 期而書伐以告, 且令選官之賢者而復之, 曰: “有人居我官有功, 休德維順, 端慤以待時使, 使民恭敬以勸, 其稱秉言, 則足以補官之不善政.“ 公宣問其鄕里, 而有考驗, 乃召而與之坐, 省相其質, 以參其成功成事, 可立而時..
10. 桓公曰: “善.“ 于是乎管子乃制五家以爲軌, 軌爲之長; 十軌爲里, 里有司; 四里爲連, 連爲之長; 十連爲鄕, 鄕有良人, 以爲軍令. 是故五家爲軌, 五人爲伍, 軌長率之, 十軌爲里, 故五十人爲小戎, 里有司率之; 四里爲連, 故二百人爲卒, 連長率之; 十連爲鄕, 故二千人爲旅, 鄕良人率之; 五鄕一師, 故萬人一軍, 五鄕之師率之. 三軍故有中軍之鼓, 有高子之鼓, 有國子之鼓. 春以田, 曰蒐, 振旅; 秋以田, 曰獮; 治兵. 是故卒伍政, 定于里; 軍旅政, 定于郊, 內敎旣成, 令不得遷徙, 故卒伍之人, 人與人相保, 家與家相愛, 少相居, 長相游, 祭祀相福, 死喪相恤, 禍福相憂, 居處相樂, 行作相和, 哭泣相哀. 是故夜戰其聲相聞, 足以無亂, 晝戰其目相見, 足以相識; 驩欣足以相死. 是故以守則固, 以戰則勝. 君有此敎士三萬人, 以橫行于天..
9. 桓公曰: “民居定矣, 事已成矣, 吾欲從事于天下諸侯, 其可乎?“ 管子對曰: “未可, 民心未吾安.“ 公曰: “安之奈何?“ 管子對曰: “修舊法, 擇其善者, 擧而嚴用之: 慈于民, 予無財; 寬政役, 敬百姓, 則國富而民安矣.“ 公曰: “民安矣, 其可乎?“ 管仲對曰: “未可. 君若欲正卒伍, 修甲兵, 則大國亦將正卒伍, 修甲兵; 君有征戰之事, 則小國諸侯之臣有守圉之備矣, 然則, 難以速得意于天下. 公欲速得意于天下諸侯, 則事有所隱而政有所寓.“ 公曰: “爲之奈何?“ 管子對曰: “作內政而寓軍令焉. 爲高子之里, 爲國子之里, 爲公里, 三分齊國, 以爲三軍, 擇其賢民, 使爲里君, 鄕有行伍, 卒長則其制令, 且以田獵, 因以賞罰, 則百姓通于軍事矣.“
8. 桓公又問曰: “寡人欲修政以干時于天下, 其可乎?“ 管子對曰: “可.“ 公曰: “安始而可?“ 管子對曰: “始于愛民.“ 公曰: “愛民之道奈何?“ 管子對曰: “公修公族, 家修家族, 使相連以事, 相及以祿, 則民相親矣; 放舊罪, 修舊宗, 立無後, 則民殖矣; 省刑罰, 薄賦斂, 則民富矣; 鄕建賢士, 使敎于國, 則民有禮矣; 出令不改, 則民正矣. 此愛民之道也.“ 公曰: “民富而以親, 則可以使之乎?“ 管子對曰: “擧財長工, 以止民用, 陳力尙賢, 以勸民知, 加刑無苛, 以濟百姓. 行之無私, 則足以容衆矣; 出言必信, 則令不窮矣. 此使民之道也.“
7. 今夫工群萃而州處, 相良材, 審其四時, 辨其功苦, 權節其用, 論比, 計制, 斷器, 尙完利, 相語以事, 相示以功, 相陳以巧, 相高以知事, 旦昔從事于此, 以敎其子弟, 少而習焉, 其心安焉, 不見異物而遷焉, 是故其父兄之敎不肅而成, 其子弟之學不勞而能, 夫是故工之子常爲工; 今夫商群萃而州處, 觀凶饑, 審國變, 察其四時而監其鄕之貨, 以知其巿之賈, 負任擔荷, 服牛輅馬, 以周四方, 料多少, 計貴賤, 以其所有, 易其所無, 買賤鬻貴, 是以羽旄不求而至, 竹箭有餘于國, 奇怪時來, 珍異物聚, 旦昔從事于此, 以敎其子弟, 相語以利, 相示以時, 相陳以知賈, 少而習焉, 其心安焉, 不見異物而遷焉, 是故其父兄之敎不肅而成, 其子弟之學不勞而能, 夫是故商之子常爲商. 相地而衰其政, 則民不移矣; 正旅舊, 則民不惰; 山澤各以其時至, 則民不苟; 陵陸..
6. 今夫士群萃而州處, 閒燕則父與父言義, 子與子言孝, 其事君者言敬, 長者言愛, 幼者言弟, 旦昔從事于此, 以敎其子弟, 少而習焉, 其心安焉, 不見異物而遷焉, 是故其父兄之敎不肅而成, 其子弟之學不勞而能, 夫是故士之子常爲士; 今夫農群萃而州處, 審其四時, 權節具備其械器用, 比耒耜穀芨, 及寒擊槀除田, 以待時乃耕, 深耕, 均種, 疾耰, 先雨芸耨, 以待時雨, 時雨旣至, 挾其槍刈耨鎛, 以旦暮從事于田**楙, 稅衣就功, 別苗莠, 列疏遫, 首戴苧蒲, 身服襏襫, 沾體塗足, 暴其髮膚, 盡其四支之力, 以疾從事于田野, 少而習焉, 其心安焉, 不見異物而遷焉, 是故其父兄之敎不肅而成, 其子弟之學不勞而能, 是故農之子常爲農, 樸野而不慝, 其秀才之能爲士者, 則足賴也, 故以耕則多粟, 以仕則多賢, 是以聖王敬畏戚農;
5. 桓公曰: “定民之居, 成民之事, 奈何?“ 管子對曰: “士農工商四民者, 國之石民也, 不可使雜處, 雜處則其言哤, 其事亂, 是故聖王之處士必于閒燕, 處農必就田**楙, 處工必就官府, 處商必就巿井.
4. 公曰: “爲之奈何?“ 管子對曰: “昔者聖王之治其民也, 參其國而伍其鄙, 定民之居, 成民之事, 以爲民紀, 謹用其六秉, 如是而民情可得而百姓可御.“ 桓公曰: “六秉者何也?“ 管子曰: “殺, 生, 貴, 賤, 貧, 富, 此六秉也.“ 桓公曰: “參國奈何?“ 管子對曰: “制國以爲二十一鄕: 商工之鄕六, 士農之鄕十五. 公帥十一鄕, 高子帥五鄕, 國子帥五鄕, 參國故爲三軍. 公立三官之臣: 巿立三鄕, 工立三族, 澤立三虞, 山立三衡. 制五家爲軌, 軌有長; 十軌爲里, 里有司; 四里爲連, 連有長; 十連爲鄕, 鄕有良人; 三鄕一帥.“ 桓公曰: “五鄙奈何?“ 管子對曰: “制五家爲軌, 軌有長; 六軌爲邑, 邑有司; 十邑爲率, 率有長; 十率爲鄕, 鄕有良人; 三鄕爲屬, 屬有帥, 五屬一大夫. 武政聽屬, 文政聽鄕, 各保而聽, 毋有淫佚者.“
3. 至于堂阜之上, 鮑叔祓而浴之三. 桓公親迎之郊, 管仲詘纓揷衽, 使人操斧而立其後. 公辭斧三, 然後退之. 公曰: “垂纓下衽, 寡人將見.“ 管仲再拜稽首曰: “應公之賜, 殺之黃泉, 死且不朽.“ 公遂與歸, 禮之于廟, 三酌而問爲政焉, 曰: “昔先君襄公, 高臺廣池, 湛樂飮酒, 田獵罼弋, 不聽國政; 卑聖侮士, 唯女是崇, 九妃六嬪, 陳妾數千; 食必梁肉, 衣必文繡, 而戎士凍饑, 戎馬待游車之獘, 戎士待陳妾之餘; 倡優侏儒在前, 而賢大夫在後, 是以國家不日益, 不月長, 吾恐宗廟之不掃除, 社稷之不血食, 敢問爲之奈何?“ 管子對曰: “昔吾先王, 周昭王, 穆王世法文武之遠迹, 以成其名, 合群國, 比校民之有道者, 設象以爲民紀, 式美以相應, 比綴以書, 原本窮末, 勸之以慶賞, 糺之以刑罰, 糞除其顚旄, 賜予以鎭撫之, 以爲民終始.“
2. 公乃使鮑叔行成, 曰: “公子糺, 親也, 請君討之.“ 魯人爲殺公子糺. 又曰: “管仲, 讎也, 請受而甘心焉.“ 魯君許諾. 施伯謂魯侯曰: “勿予, 非戮之也, 將用其政也. 管仲者, 天下之賢人也, 大器也, 在楚則楚得意于天下, 在晉則晉得意于天下, 在狄則狄得意于天下. 今齊求而得之, 則必長爲魯國憂, 君何不殺而受之其屍.“ 魯君曰: “諾.“ 將殺管仲, 鮑叔進曰: “殺之齊, 是戮齊也; 殺之魯, 是戮魯也. 弊邑寡君願生得之, 以徇于國, 爲群臣僇; 若不生得, 是君與寡君賊比也, 非弊邑之君所謂也, 使臣不能受命.“ 于是魯君乃于殺, 遂生束縛而柙以予齊. 鮑叔受而哭之, 三擧. 施伯從而笑之, 謂大夫曰: “管仲必不死, 夫鮑叔之忍, 不僇賢人, 其智稱賢以自成也. 鮑叔相公子小白, 先入得國, 管仲, 召忽奉公子糺後入, 與魯以戰, 能使魯敗, 功足以..
1. 桓公自莒反于齊, 使鮑叔牙爲宰, 鮑叔辭曰: “臣, 君之庸臣也. 君有加惠于其臣, 使臣不凍饑, 則是君之賜也. 若必治國家, 則非臣之所能也, 其唯管夷吾乎. 臣之所不如管夷吾者五: 寬惠愛民, 臣不如也; 治國不失秉, 臣不如也; 忠信可結于諸侯, 臣不如也; 制禮義可法于四方, 臣不如也; 介冑執枹, 立于軍門, 使百姓皆加勇, 臣不如也. 夫管仲, 民之父母也, 將欲治其子, 不可弃其父母.“ 公曰: “管夷吾親射寡人, 中鉤, 殆于死, 今乃用之, 可乎?“ 鮑叔曰: “彼爲其君動也, 君若宥而反之, 其爲君亦猶是也.“ 公曰: “然則爲之奈何?“ 鮑叔曰: “君使人請之魯.“ 公曰: “施伯, 魯之謀臣也, 彼知吾將用之, 必不吾予也.“ 鮑叔曰: “君詔使者曰: ‘寡君有不令之臣在君之國, 願請之以戮群臣.’ 魯君必諾. 且施伯之知夷吾之才, 必將致魯之政. 夷吾..
중광(中匡) 제십구(第十九) 內言二 1. 管仲會國用, 三分二在賓客, 其一在國, 管仲懼而復之. 公曰: “吾子猶如是乎? 四鄰賓客, 入者說, 出者譽, 光名滿天下; 入者不說, 出者不譽, 汚名滿天下. 壤可以爲粟, 木可以爲貨, 粟盡則有生, 貨散則有聚. 君人者, 名之爲貴財安可有?“ 管仲曰: “此君之明也.“ 公曰: “民辦軍事矣, 則可乎?“ 對曰: “不可, 甲兵未足也. 請薄刑罰, 以厚甲兵.“ 于是死罪不殺, 刑罪不罰, 使以甲兵贖. 死罪以犀甲一戟, 刑罰以脅盾一戟, 過罰以金軍, 無所計而訟者, 成以束矢. 公曰: “甲兵旣足矣, 吾欲誅大國之不道者, 可乎?“ 對曰: “愛四封之內, 而後可以惡竟外之不善者; 安卿大夫之家, 而後可以危救敵之國; 賜小國地, 而後可以誅大國之不道者; 擧賢良, 而後可以廢慢法鄙賤之民. 是故先王必有置也, 而後必有廢也;..
4. 管仲走出, 君以賓客之禮再拜送之. 明日, 管仲朝, 公曰: “寡人願聞國君之信.“ 對曰: “民愛之, 鄰國親之, 天下信之, 此國君之信.“ 公曰: “善. 請問信安始而可?“ 對曰: “始于爲身, 中于爲國, 成于爲天下.“ 公曰: “請問爲身.“ 對曰: “道血氣, 以求長年, 長心, 長德, 此爲身也.“ 公曰: “請問爲國.“ 對曰: “遠擧賢人, 慈愛百姓, 外存亡國, 繼絶世, 起諸孤, 薄稅斂, 輕刑罰, 此爲國之大禮也.“ “法行而不苛, 刑廉而不赦, 有司寬而不凌, 菀濁困滯皆法度不亡, 往行不來而民游世矣, 此爲天下也.“
3. 桓公謂管仲曰: “請致仲父.“ 公與管仲父而將飮之, 掘新井而柴焉. 十日齋戒, 召管仲. 管仲至, 公執爵, 夫人執尊, 觴三行, 管仲趨出. 公怒曰: “寡人齋戒十日, 而飮仲父, 寡人自以爲修矣. 仲父不告寡人而出, 其故何也?“ 鮑叔, 隰朋趨而出, 及管仲于途曰: “公怒.“ 管仲反, 入, 倍屛而立, 公不與言; 少進中庭, 公不與言; 少進傅堂, 公曰: “寡人齋戒十日而飮仲父, 自以爲脫于罪矣, 仲父不告寡人而出, 未知其故也.“ 對曰: “臣聞之, 沈于樂者洽于憂, 厚于味者薄于行, 慢于朝者緩于政, 害于國家者危于社稷, 臣是以敢出也.“ 公遽下堂曰: “寡人非敢自爲修也, 仲父年長, 雖寡人亦衰矣, 吾願一朝安仲父也.“ 對曰: “臣聞壯者無怠, 老者無偸, 順天之道, 必以善終者也. 三王失之也, 非一朝之萃, 君奈何其偸乎?“
2. 桓公曰: “昔三王者, 旣弑其君, 今言仁義, 則必以三王爲法度, 不識其故何也?“ 對曰: “昔者禹平治天下, 及桀而亂之, 湯放桀以定禹功也; 湯平治天下, 及紂而亂之, 武王伐紂以定湯功也. 且善之伐不善也, 自古至今, 未有改之, 君何疑焉?“ 公又問曰: “古之亡國其何失?“ 對曰: “計得地與寶, 而不計失諸侯; 計得財委, 而不計失百姓; 計見親而不計見弃. 三者之屬一, 足以削, 徧而有者亡矣. 古之隳國家, 隕社稷者, 非故且爲之也, 必少有樂焉, 不知其陷于惡也.“
1. 管仲會國用, 三分二在賓客, 其一在國, 管仲懼而復之. 公曰: “吾子猶如是乎? 四鄰賓客, 入者說, 出者譽, 光名滿天下; 入者不說, 出者不譽, 汚名滿天下. 壤可以爲粟, 木可以爲貨, 粟盡則有生, 貨散則有聚. 君人者, 名之爲貴財安可有?“ 管仲曰: “此君之明也.“ 公曰: “民辦軍事矣, 則可乎?“ 對曰: “不可, 甲兵未足也. 請薄刑罰, 以厚甲兵.“ 于是死罪不殺, 刑罪不罰, 使以甲兵贖. 死罪以犀甲一戟, 刑罰以脅盾一戟, 過罰以金軍, 無所計而訟者, 成以束矢. 公曰: “甲兵旣足矣, 吾欲誅大國之不道者, 可乎?“ 對曰: “愛四封之內, 而後可以惡竟外之不善者; 安卿大夫之家, 而後可以危救敵之國; 賜小國地, 而後可以誅大國之不道者; 擧賢良, 而後可以廢慢法鄙賤之民. 是故先王必有置也, 而後必有廢也; 必有利也, 而後必有害也.“
대광(大匡) 제십팔(第十八) 內言一 1. 齊僖公生公子諸兒, 公子糺, 公子小白. 使鮑叔傅小白, 鮑叔辭, 稱疾不出. 管仲與召忽往見之, 曰: “何故不出?” 鮑叔曰: “先人有言曰: ‘知子莫若父, 知臣莫若君.’ 今君知臣不肖也, 是以使賤臣傅小白也. 賤臣知弃矣.” 召忽曰: “子固辭無出, 吾權任子以死亡, 必免子.” 鮑叔曰: “子如是, 何不免之有乎?” 管仲曰: “不可. 持社稷宗廟者, 不讓事, 不廣閒. 將有國者未可知也. 子其出乎.“ 召忽曰: “不可, 吾三人者之于齊國也, 譬之猶鼎之有足也, 去一焉則必不立矣. 吾觀小白必不爲後矣.“ 管仲曰: “不然也. 夫國人憎惡糺之母, 以及糺之身, 而憐小白之無母也. 諸兒長而賤, 事未可知也. 夫所以定齊國者, 非此二公子者, 將無已也. 小白之爲人無小智, 惕而有大慮, 非夷吾莫容小白. 天不幸降禍加殃于齊,..
21. 管仲告鮑叔曰: “勸國家, 不得成而悔, 從政不治不能, 野原又多而發, 訟驕, 凡三者, 有罪無赦.“ 告晏子曰: “貴人子處華, 下交, 好飮食, 行此三者, 有罪無赦; 士出入無常, 不敬老而營富, 行此三者, 有罪無赦; 耕者出入不應于父兄, 用力不農, 不事賢, 行此三者, 有罪無赦.“ 告國子曰: “工賈出入不應父兄, 承事不敬而違老治危, 行此三者, 有罪無赦. 凡于父兄無過, 州里稱之, 吏進之, 君用之, 有善無賞, 有過無罰, 吏不進, 廉意. 于父兄無過, 于州里莫稱, 吏進之, 君用之, 善爲上賞, 不善吏有罰.“ 君謂國子: “凡貴賤之義, 入與父俱, 出與師俱, 上與君俱. 凡三者, 遇賊不死, 不知賊, 則無赦. 斷獄, 情與義易, 義與祿易, 易祿可無斂, 有可無赦.“
20. 令鮑叔進大夫, 勸國家, 得之成而不悔, 爲上擧; 從政治爲次, 野爲原, 又多不發, 起訟不驕, 次之; 勸國家, 得之成而悔, 從政雖治而不能, 野原又多發, 起訟驕, 行此三者爲下. 令晏子進貴人之子, 出不仕, 處不華, 而友有少長, 爲上擧, 得二爲次, 得一爲下; 士處靖, 敬老與貴交不失禮, 行此三者爲上擧, 得二爲次, 得一爲下; 耕者農農用力, 應于父兄, 事賢多, 行此三者爲上擧, 得二爲次, 得一爲下. 令高子進工賈, 應于父兄, 事長養老, 承事敬, 行此三者爲上擧, 得二者爲次, 得一者爲下. 令國子以情斷獄. 三大夫旣已選擧, 使縣行之. 管仲進而擧言, 上而見之于君, 以卒年君擧.
19. 從諸侯欲通, 吏從行者, 令一人爲負以車; 若宿者, 令人養其馬, 食其委. 客與有司別契, 至國八契費. 義數而不當, 有罪. 凡庶人欲通鄕, 吏不通, 七日, 囚; 出欲通吏不通, 五日, 囚; 貴人子欲通, 吏不通, 二日, 囚. 凡縣吏進諸侯士而有善, 觀其能之大小, 以爲之賞, 有過無罪.
18. 桓公使鮑叔識君臣之有善者, 晏子識不仕與耕者之有善者, 高子識工賈之有善者, 國子爲李, 隰明爲東國, 賓胥無爲西土, 弗鄭爲宅. 凡仕者近宮, 不仕與耕者近門, 工賈近巿. 三十里置遽, 委焉, 有司職之.
17. 桓公踐位十九年, 弛關巿之征, 五十而取一; 賦祿以粟, 案田而稅, 二歲而稅一, 上年什取三, 中年什取二, 下年什取一, 歲饑不稅, 歲饑弛而稅.
16. 桓公歸, 問管仲曰: “將何行?“ 管仲曰: “可以加政矣.“ 曰: “從今以往二年, 適子不聞孝, 不聞愛其弟, 不聞敬老國良, 三者無一焉, 可誅也; 諸侯之臣及國事, 三年不聞善, 可罰也, 君有過, 大夫不諫, 士庶人有善, 而大夫不進, 可罰也; 士庶人聞之吏, 賢孝悌可賞也.“ 桓公受而行之, 近侯莫不請事, 兵車之會六, 乘車之會三, 饗國四十有二年.
15. 管仲對曰: “君敎諸侯爲民聚食, 諸侯之兵不足者, 君助之發. 如此則始可以加政矣.“ 桓公乃告諸侯, 必足三年之食, 安以其餘修兵革, 兵革不足, 以引其事告齊, 齊助之發. 旣行之, 公又問管仲曰: “何行?“ 管仲對曰: “君會其君臣父子, 則可以加政矣.“ 公曰: “會之道奈何?“ 曰: “諸侯毋專立妾以爲妻, 毋專殺大臣, 無國勞毋專予祿, 士庶人毋專弃妻, 毋曲隄, 毋貯粟, 毋禁材. 行此卒歲, 則始可以罰矣.“ 君乃布之于諸侯, 諸侯許諾, 受而行之. 卒歲, 吳人伐穀, 桓公告諸侯未徧, 諸侯之師竭至, 以待桓公. 桓公以車千乘會諸侯于竟, 都師未至, 吳人逃, 諸侯皆罷.
14. 狄人伐, 桓公告諸侯曰: “請救伐. 諸侯許諾, 大侯車二百乘, 卒二千人, 小侯車百乘, 卒千人.“ 諸侯皆許諾. 齊車千乘, 卒先致緣陵, 戰于後, 故敗狄. 其車甲與貨, 小侯受之, 大侯近者, 以其縣分之, 不踐其國. 北州侯莫來, 桓公遇南州侯于召陵, 曰: “狄爲無道, 犯天子令以伐小國, 以天子之故, 敬天之命, 令以救伐. 北州侯莫至, 上不聽天子令, 下無禮諸侯, 寡人請誅于北州之侯.“ 諸侯許諾, 桓公乃北伐令支, 下鳧之山, 斬孤竹, 遇山戎, 顧問管仲曰: “將何行?“
13. 管仲又請賞于國以及諸侯, 君曰: “諾.“ 行之. 管仲賞于國中, 君賞于諸侯. 諸侯之君有行事善者, 以重幣駕之; 從列士以下有善者, 衣裳賀之, 凡諸侯之臣有諫其君而善者, 以璽問之, 以信其言. 公旣行之, 又問管仲曰: “何行?“ 管仲曰: “隰朋聰明捷給, 可令爲東國; 賓胥無堅强以良, 可以爲西土. 衛國之敎, 危傅以利, 公子開方之爲人也, 慧以給, 不能久而樂始, 可游于衛; 魯邑之敎, 好邇而訓于禮, 季友之爲人也, 恭以精, 博于糧, 多小信, 可游於魯 楚國之敎 巧文以利 不好立大義 而好立小信 蒙孫博于敎, 而文巧于辭, 不好立大義, 而好結小信, 可游于楚. 小侯旣服, 大侯旣附, 夫如是, 則始可以施政矣.“ 君曰: “諾.“ 乃游公子開方于衛, 游季友于魯, 游蒙孫于楚. 五年諸侯附.
12. 旣以封衛, 明年, 桓公問管仲將何行, 管仲對曰: “公內修政而勸民, 可以信于諸侯矣.“ 君許諾: 乃輕稅, 弛關巿之征, 爲賦祿之制. 卽已, 管仲又請曰: “問病. 臣願賞而無罰, 五年, 諸侯可令傅.“ 公曰: “諾.“ 旣行之, 管仲又請曰: “諸侯之禮, 令齊以豹皮往, 小侯以鹿皮報; 齊以馬往, 小侯以犬報.“ 桓公許諾, 行之.
11. 五年, 宋伐杞, 桓公謂管仲與鮑叔曰: “夫宋, 寡人固欲伐之, 無若諸侯何? 夫杞, 明王之後也, 今宋伐之, 予欲救之, 其可乎?“ 管仲對曰: “不可. 臣聞內政之不修, 外擧義不信. 君將外擧義, 以行先之, 則諸侯可令附?“ 桓公曰: “于此不救, 後無以伐宋.“ 管仲曰: “諸侯之君, 不貪于土. 貪于土必勤于兵, 勤于兵必病于民, 民病則多詐. 夫詐密而後動者勝, 詐則不信于民. 夫不信于民則亂, 內動則危于身. 是以古之人聞先王之道者, 不競于兵.“ 桓公曰: “然則奚若?“ 管仲對曰: “以臣則不而令人以重幣使之, 使之而不可, 君受而封之.“ 桓公問鮑叔曰: “奚若?“ 鮑叔曰: “公行夷吾之言.“ 公乃命曹孫宿使于宋, 宋不聽, 果伐杞. 桓公築緣陵以封之, 予車百乘, 甲一千. 明年, 狄人伐邢, 邢君出致于齊, 桓公築夷儀以封之, 予車百乘 甲一千 明..
10. 四年, 修兵, 同甲十萬, 車五千乘, 謂管仲曰: “吾士旣練, 吾兵旣多, 寡人欲服魯.“ 管仲喟然嘆曰: “齊國危矣! 君不兢于德而兢于兵, 天下之國帶甲十萬者不鮮矣, 吾欲發小兵以服大兵, 內失吾衆, 諸侯設備, 吾人設詐, 國欲無危得已乎?“ 公不聽, 果伐魯, 魯不敢戰, 去國五十里, 而爲之關. 魯請比于關內, 以從于齊, 齊亦毋復侵魯, 桓公許諾. 魯人請盟曰: “魯小國也, 固不帶劍, 今而帶劍, 是交兵聞于諸侯, 君不如已, 請去兵.“ 桓公曰: “諾.“ 乃令從者毋以兵. 管仲曰: “不可. 諸侯加忌于君, 君如是以退可. 君果弱魯君, 諸侯又加貪于君, 後有事, 小國彌堅, 大國設備, 非齊國之利也.“ 桓公不聽, 管仲又諫曰: “君必不去. 魯胡不用兵? 曹劌之爲人也, 堅强以忌, 不可以約取也.“ 桓公不聽, 果與之遇. 莊公自懷劍, 曹劌亦懷劍, 踐..
9. 公又內修兵. 三年, 桓公將伐魯, 曰: “魯與寡人近, 于是其救宋也疾, 寡人且誅焉.“ 管仲曰: “不可. 臣聞有土之君, 不勤于兵, 不忌于辱, 不輔其過, 則社稷安; 勤于兵, 忌于辱, 輔其過, 則社稷危.“ 公不聽, 興師伐魯, 造于長勺. 魯莊公興師逆之, 大敗之, 桓公曰: “吾兵猶尙少, 吾參圍之, 安能圉我?“
8. 二年, 桓公彌亂, 又告管仲曰: “欲繕兵.“ 管仲又曰: “不可.“ 公不聽, 果爲兵. 桓公與宋夫人飮船中, 夫人蕩船而懼公, 公怒, 出之, 宋受而嫁之蔡侯. 明年, 公怒告管仲曰: “欲伐宋.“ 管仲曰: “不可, 臣聞內政不修, 外擧事不濟.“ 公不聽, 果伐宋. 諸侯興兵而救宋, 大敗齊師. 公怒, 歸告管仲曰: “請修兵革. 吾士不練, 吾兵不實, 諸侯故敢救吾讎, 內修兵革!” 管仲曰: “不可, 齊國危矣. 內奪民用, 士勸于勇, 外亂之本也; 外犯諸侯, 民多怨也, 爲義之士, 不入齊國, 安得無危?“ 鮑叔曰: “公必用夷吾之言.“ 公不聽, 乃令四封之內修兵, 關巿之政侈之, 公乃遂用以勇授祿. 鮑叔謂管仲曰: “異日者, 公許子霸, 今國彌亂, 子將何如?“ 管仲曰: “吾君惕, 其智多誨, 姑少胥其自及也.“ 鮑叔曰: “比其自及也, 國無闕亡乎?“ ..
7. 桓公二年踐位, 召管仲, 管仲至, 公問曰: “社稷可定乎?“ 管仲對曰: “君霸王, 社稷定; 君不霸王, 社稷不定.“ 公曰: “吾不敢至于此其大也, 定社稷而已.“ 管仲又請君曰: “不能.“ 管仲辭于君曰: “君免臣于死, 臣之幸也. 然臣之不死糺也, 爲欲定社稷也. 社稷不定, 臣祿齊國之政而不死糺也, 臣不敢.“ 乃走出, 至門, 公召管仲. 管仲反, 公汗出曰: “勿已, 其勉霸乎.“ 管仲再拜稽首而起曰: “今日君成霸, 臣貪承命趨立于相位.“ 乃令五官行事. 異日, 公告管仲曰: 欲以諸侯之間無事也, 小修兵革.“ 管仲曰: “不可. 百姓病, 公先與百姓而藏其兵. 與其厚于兵, 不如厚于人. 齊國之社稷未定, 公未始于人而始于兵, 外不親于諸侯, 內不親于民.“ 公曰: “諾.“ 政未能有行也.
6. 或曰: 明年, 襄公逐小白, 小白走莒. 三年, 襄公薨, 公子糺踐位, 國人召小白. 鮑叔曰: “胡不行矣?“ 小白曰: “不可, 夫管仲知, 召忽强武, 雖國人召我, 我猶不得入也.“ 鮑叔曰: “管仲得行其知于國, 國可謂亂乎? 召忽强武, 豈能獨圖我哉?“ 小白曰: “夫雖不得行其知, 豈且不有焉乎? 召忽雖不得衆, 其及豈不足以圖我哉?“ 鮑叔對曰: “夫國之亂也, 智人不得作內事, 朋友不能相合摎, 而國乃可圖也.“ 乃命車駕, 鮑叔御, 小白乘而出于莒. 小白曰: “夫二人者奉君令, 吾不可以試也.“ 乃將下, 鮑叔履其足, 曰: “事之濟也, 在此時, 事若不濟老臣死之, 公子猶之免也.“ 乃行, 至于邑郊, 鮑叔令車二十乘先, 十乘後. 鮑叔乃告小白曰: “夫國之疑二三子, 莫忍老臣. 事之未濟也, 老臣是以塞道.“ 鮑叔乃誓曰: “事之濟也, 聽我令; 事之不..
5. 施伯進對魯君曰: “管仲有急, 其事不濟, 今在魯, 君其致魯之政焉, 若受之則齊可弱也, 若不受則殺之. 殺之以說于齊也, 與同怒, 尙賢于已.“ 君曰: “諾.“ 魯未及致政, 而齊之使至, 曰: “夷吾與召忽也, 寡人之賊也, 今在魯, 寡人願生得之. 若不得也, 是君與寡人賊比也.“ 魯君問施伯, 施伯曰: “君與之. 臣聞齊君惕而亟驕, 雖得賢, 庸必能用之乎? 及齊君之能用之也, 管子之事濟也. 夫管仲天下之大聖也, 今被反齊, 天下皆鄕之, 豈獨魯乎! 今若殺之, 此鮑叔之友也, 鮑叔因此以作難, 君必不能待也, 不如與之.“ 魯君乃遂束縛管仲與召忽. 管仲謂召忽曰: “子懼乎?“ 召忽曰: “何懼乎? 吾不蚤死, 將胥有所定也, 今旣定矣, 令子相齊之左, 必令忽相齊之右. 雖然殺君而用吾身, 是再辱我也. 子爲生臣, 忽爲死臣. 忽也知得萬乘之政而死, 公子糺可..
4. 鮑叔牙奉公子小白奔莒, 管夷吾, 召忽奉公子糺奔魯. 九年, 公孫無知虐于壅廩, 壅廩殺無知也. 桓公自莒先入, 魯人伐齊, 納公子糺, 戰于乾時, 管仲射桓公中鉤. 魯師敗績, 桓公踐位, 于是劫魯, 使魯殺公子糺. 桓公問于鮑叔曰: “將何以定社稷?“ 鮑叔曰: “得管仲與召忽則社稷定矣.“ 公曰: “夷吾與召忽吾賊也.“ 鮑叔乃告公其故圖. 公曰: “然則可得乎?“ 鮑叔曰: “若亟召則可得也, 不亟不可得也. 夫魯施伯知夷吾爲人之有慧也, 其謀必將令魯致政于夷吾. 夷吾受之, 則彼知能弱齊矣. 夷吾不受, 被知其將反于齊也, 必將殺之.“ 公曰: “然則夷吾將受魯之政乎. 其否也?“ 鮑叔對曰: “不受. 夫夷吾之不死糺也, 爲欲定**親糺也. 糺之不死, 而况君乎? 君若欲定齊之社稷, 則亟迎之.“ 公曰: “恐不及, 奈何?“ 鮑叔曰: “夫施伯之爲人也, 敏而多畏,..
3. 魯桓公夫人文姜, 齊女也. 公將如齊, 與夫人皆行. 申兪諫曰: “不可. 女有家, 男有室, 無相瀆也, 謂之有禮.“ 公不聽, 遂以文姜會齊侯于濼. 文姜通于齊侯, 桓公聞, 責文姜. 文姜告齊侯, 齊侯怒, 饗公, 使公子彭生乘魯侯脅之, 公薨于車. 竪曼曰: “賢者死忠以振疑, 百姓寓焉; 智者究理而長慮, 身得免焉. 今彭生二于君, 無盡言而諛行, 以戱我君, 使我君失親戚之禮, 命又力成吾君之禍, 以搆二國之怨, 彭生其得免乎? 禍理屬焉. 夫君以怒遂禍, 不畏惡親, 聞容昏生, 無醜也, 豈及彭生而能止之哉. 魯若有誅, 必以彭生爲說.“ 二月, 魯人告齊曰: “寡君畏君之威, 不敢寧居, 來修舊好, 禮成而不反, 無所歸死, 請以彭生除之.“ 齊人爲殺彭生, 以謝于魯. 五月, 襄公田于貝丘, 見豕彘, 從者曰: “公子彭生也.“ 公怒曰: “公子彭生安敢見!” ..
2. 僖公之母弟夷仲年生公孫無知, 有寵于僖公, 衣服禮秩如適. 僖公卒, 以諸兒長, 得爲君, 是爲襄公. 襄公立後, 絀無知, 無知怒. 公令連稱, 管至父戍葵丘曰: “瓜時而往, 及瓜時而來.“ 期戍, 公問不至, 請代不許, 故二人因公孫無知以作亂.
1. 齊僖公生公子諸兒, 公子糺, 公子小白. 使鮑叔傅小白, 鮑叔辭, 稱疾不出. 管仲與召忽往見之, 曰: “何故不出?” 鮑叔曰: “先人有言曰: ‘知子莫若父, 知臣莫若君.’ 今君知臣不肖也, 是以使賤臣傅小白也. 賤臣知弃矣.” 召忽曰: “子固辭無出, 吾權任子以死亡, 必免子.” 鮑叔曰: “子如是, 何不免之有乎?” 管仲曰: “不可. 持社稷宗廟者, 不讓事, 不廣閒. 將有國者未可知也. 子其出乎.“ 召忽曰: “不可, 吾三人者之于齊國也, 譬之猶鼎之有足也, 去一焉則必不立矣. 吾觀小白必不爲後矣.“ 管仲曰: “不然也. 夫國人憎惡糺之母, 以及糺之身, 而憐小白之無母也. 諸兒長而賤, 事未可知也. 夫所以定齊國者, 非此二公子者, 將無已也. 小白之爲人無小智, 惕而有大慮, 非夷吾莫容小白. 天不幸降禍加殃于齊, 糺雖得立, 事將不濟, 非子定社稷, ..
병법(兵法) 제십칠(第十七) 外言八 1. 明一者皇, 察道者帝, 通德者王, 謀得兵勝者霸. 故夫兵, 雖非備道至德也, 然而所以輔王成霸. 今代之用兵者不然, 不知兵權者也, 故擧兵之日而境內貧, 戰不必勝, 勝則多死, 得地而國敗. 此四者, 用兵之禍者也, 四禍其國而無不危矣. 2. 大度之書曰: 擧兵之日而境內不貧, 戰而必勝, 勝而不死, 得地而國不敗. 爲此四者若何? 擧兵之日而境內不貧者, 計數得也; 戰而必勝者, 法度審也; 勝而不死者, 敎器備利, 而敵不敢校也; 得地而國不敗者, 因其民也. 因其民, 則號制有發也; 敎器備利, 則有制也; 法度審, 則有守也; 計數得, 則有明也. 治衆有數, 勝敵有理, 察數而知理, 審器而識勝, 明理而勝敵. 定宗廟, 遂男女, 官四分, 則可以定威德; 制法儀, 出號令, 然後可以一衆治民. 3. 兵無主, 則不蚤知敵;..
9. 利適, 器之至也; 用敵, 敎之盡也. 不能致器者, 不能利適; 不能盡敎者, 不能用敵. 不能用敵者窮, 不能致器者困. 遠用兵則可以必勝. 出入異塗, 則傷其敵; 深入危之, 則士自修, 士自修則同心同力. 善者之爲兵也, 使敵若據虛, 若搏景. 無設無形焉, 無不可以成也; 無形無爲焉, 無不可以化也. 此之謂道矣, 若亡而存, 若後而先, 威不足以命之.
8. 無守也, 故能守勝. 數戰則士罷, 數勝則君驕, 夫以驕君使罷民, 則國安得無危? 故至善不戰, 其次一之. 破大勝强, 一之至也; 亂之不以變, 乘之不以詭, 勝之不以詐, 一之實也. 近則用實, 遠則施號; 力不可量, 强不可度, 氣不可極, 德不可測, 一之原也: 衆若時雨, 寡若飄風, 一之終也.
7. 畜之以道, 則民和; 養之以德, 則民合. 和合故能諧, 諧故能輯, 諧輯以悉, 莫之能傷. 定一至, 行二要, 縱三權, 施四敎, 發五機, 設六行, 論七數, 守八應, 審九器, 章十號, 故能全勝大勝.
6. 器成敎施, 追亡逐遁若飄風, 擊刺若雷電, 絶地不守, 恃固不拔, 中處而無敵, 令行而不留. 器成敎施, 散之無方, 聚之不可計. 敎器備利, 進退若雷電, 而無所疑匱. 一氣專定, 則傍通而不疑; 厲士利械, 則涉難而不匱. 進無所疑, 退無所匱, 敵乃爲用. 凌山阬, 不待鉤梯; 歷水穀, 不須舟檝. 徑于絶地, 攻于恃固, 獨出獨入而莫之能止. 寶不獨入, 故莫之能止; 寶不獨見, 故莫之能斂. 無名之至盡, 盡而不意, 故不能疑神.
5. 三官, 五敎, 九章, 始乎無端, 卒乎無窮. 始乎無端者, 道也, 卒乎無窮者, 德也. 道不可量, 德不可數也. 故不可量則衆强不能圖, 不可數則僞詐不敢嚮, 兩者備施, 則動靜有功, 徑乎不知, 發乎不意. 徑乎不知, 故莫之能禦也; 發乎不意, 故莫之能應也, 故全勝而無害. 因便而敎, 准利而行, 敎無常, 行無常, 兩者備施, 動乃有功.
4. 三官不繆, 五敎不亂, 九章著明, 則危危而無害, 窮窮而無難, 故能致遠以數, 縱强以制. 三官: 一曰鼓, 鼓所以任也, 所以起也, 所以進也; 二曰金, 金所以坐也, 所以退也, 所以免也; 三曰旗, 旗所以立兵也, 所以利兵也, 所以偃兵也. 此之謂三官, 有三令, 而兵法治也. 五敎: 一曰敎其目以形色之旗, 二曰敎其身以號令之數, 三曰敎其足以進退之度, 四曰敎其手以長短之利, 五曰敎其心以賞罰之誠. 五敎各習, 而士負以勇矣. 九章: 一曰擧日章則晝行, 二曰擧月章則夜行, 三曰擧龍章則行水, 四曰擧虎章則行林, 五曰擧鳥章則行陂, 六曰擧蛇章則行澤, 七曰擧鵲章則行陸, 八曰擧狼章則行山, 九曰擧**章則載食而駕. 九章旣定, 而動靜不過.
3. 兵無主, 則不蚤知敵; 野無吏, 則無蓄積; 官無常, 則下怨上, 器械不巧, 則朝無定; 賞罰不明, 則民輕其産. 故曰: 蚤知敵, 則獨行; 有蓄積, 則久而不匱; 器械巧, 則伐而不費; 賞罰明, 則勇士勸也.
2. 大度之書曰: 擧兵之日而境內不貧, 戰而必勝, 勝而不死, 得地而國不敗. 爲此四者若何? 擧兵之日而境內不貧者, 計數得也; 戰而必勝者, 法度審也; 勝而不死者, 敎器備利, 而敵不敢校也; 得地而國不敗者, 因其民也. 因其民, 則號制有發也; 敎器備利, 則有制也; 法度審, 則有守也; 計數得, 則有明也. 治衆有數, 勝敵有理, 察數而知理, 審器而識勝, 明理而勝敵. 定宗廟, 遂男女, 官四分, 則可以定威德; 制法儀, 出號令, 然後可以一衆治民.
1. 明一者皇, 察道者帝, 通德者王, 謀得兵勝者霸. 故夫兵, 雖非備道至德也, 然而所以輔王成霸. 今代之用兵者不然, 不知兵權者也, 故擧兵之日而境內貧, 戰不必勝, 勝則多死, 得地而國敗. 此四者, 用兵之禍者也, 四禍其國而無不危矣.
법법(法法) 제십육(第十六) 外言七 1. 不法法則事毋常, 法不法則令不行. 令而不行則令不法也. 法而不行則修令者不審也, 審而不行則賞罰輕也, 重而不行則賞罰不信也, 信而不行則不以身先之也, 故曰: 禁勝于身則令行于民矣. 2. 聞賢而不擧, 殆; 聞善而不索, 殆; 見能而不使, 殆; 親人而不固, 殆; 同謀而離, 殆; 危人而不能, 殆; 廢人而復起, 殆; 可而不爲, 殆; 足而不施, 殆; 幾而不密, 殆. 人主不周密, 則正言直行之士危; 正言直行之士危, 則人主孤而毋內; 人主孤而毋內, 則人臣黨而成群. 使人主孤而毋內, 人臣黨而成群者, 此非人臣之罪也, 人主之過也. 3. 民毋重罪, 過不大也, 民毋大過, 上毋赦也. 上赦小過, 則民多重罪, 積之所生也. 故曰: 赦出則民不敬, 惠行則過日益. 惠赦加于民, 而囹圄雖實, 殺戮雖繁, 姦不勝矣, 故曰:..
22. 明君不爲親戚危其社稷, 社稷戚于親; 不爲君欲變其令, 令尊于君; 不爲重寶分其威, 威貴于寶; 不爲愛民虧其法, 法愛于民.
21. 猛毅之君, 不免于外難; 懦弱之君, 不免于內亂. 猛毅之君者輕誅, 輕誅之流, 道正者不安; 道正者不安, 則材能之臣去亡矣; 彼智者知吾情僞, 爲敵謀我, 則外難自是至矣. 故曰: 猛毅之君, 不免于外難. 懦弱之君者重誅, 重誅之過, 行邪者不革; 行邪者久而不革, 則群臣比周, 群臣比周, 則蔽美揚惡; 蔽美揚惡, 則內亂自是起. 故曰: 懦弱之君, 不免于內亂.
20. 貧民傷財莫大于兵, 危國憂主莫速于兵. 此四患者明矣, 古今莫之能廢也, 兵當廢而不廢, 則古今惑也; 此二者不廢而欲廢之, 則亦惑也, 此二者傷國一也. 黃帝, 唐, 虞帝之隆也, 資有天下, 制在一人, 當此之時也, 兵不廢. 今德不及三帝, 天下不順, 而求廢兵, 不亦難乎? 故明君知所擅, 知所患. 國治而民務積, 此所謂擅也; 動與靜, 此所患也, 是故明君審其所擅以備其所患也.
19. 明君公國一民以聽于世, 忠臣直進以論其能. 明君不以祿爵私所愛, 忠臣不誣能以干爵祿. 君不私國, 臣不誣能, 行此道者, 雖未大治, 正民之經也. 今以誣能之臣, 事私國之君, 而能濟功名者, 古今無之. 誣能之人易知也. 臣度之先王者, 舜之有天下也, 禹爲司空, 契爲司徒, 皐陶爲李, 後稷爲田. 此四士者, 天下之賢人也, 猶尙精一德以事其君. 今誣能之人, 服事任官, 皆兼四賢之能. 自此觀之, 功名之不立, 亦易知也, 故列尊祿重無以不受也, 勢利官大無以不從也, 以此事君, 此所謂誣能簒利之臣者也. 世無公國之君, 則無直進之士, 無論能之主, 則無成功之臣. 昔者三代之相授也, 安得二天下而殺之?
18. 凡論人有要: 矜物之人, 無大士焉. 彼矜者, 滿也, 滿者虛也, 滿虛在物, 在物爲制也, 矜者, 細之屬也. 凡論人而遠古者, 無高士焉; 旣不知古而易其功者, 無智士焉. 德行成于身而遠古, 卑人也; 事無資, 遇時而簡其業者, 愚士也. 釣名之人, 無賢士焉; 釣利之君, 無王主焉. 賢人之行其身也, 忘其有名也; 王主之行其道也, 忘其成功也. 賢人之行, 王主之道, 其所不能已也.
17. 凡民從上也, 不從口之所言, 從情之所好者也. 上好勇則民輕死, 上好仁則民輕財, 故上之所好, 民必甚焉. 是故明君知民之必以上爲心也, 故置法以自治, 立儀以自正也. 故上不行則民不從, 彼民不服法死制, 則國必亂矣. 是以有道之君, 行法修制, 先民服也.
16. 一曰: 賢人不至謂之蔽, 忠臣不用謂之塞, 令而不行謂之障, 禁而不止謂之逆. 蔽塞障逆之君者, 不敢杜其門而守其戶也, 爲賢者之不至, 令之不行也.
15. 一曰: 凡人君之德行威嚴, 非獨能盡賢于人也; 曰人君也, 故從而貴之, 不敢論其德行之高卑有故. 爲其殺生急于司命也, 富人貧人使人相畜也, 貴人賤人使人相臣也. 人主操此六者以畜其臣, 人臣亦望此六者以事其君, 君臣之會, 六者謂之謀. 六者在臣期年, 臣不忠, 君不能奪; 在子期年, 子不孝, 父不能奪. 故『春秋』之記, 臣有弑其君, 子有弑其父者, 得此六者, 而君父不智也. 六者在臣則主蔽矣, 主蔽者, 失其令也. 故曰令入而不出謂之蔽, 令出而不入謂之壅, 令出而不行謂之牽, 令入而不至謂之瑕. 牽瑕蔽壅之事君者, 非敢杜其門而守其戶也, 爲令之有所不行也. 此其所以然者, 由賢人不至而忠臣不用也, 故人主不可以不愼其令, 令者, 人主之大寶也.
14. 規矩者, 方圜之正也. 雖有巧目利手, 不如拙規矩之正方圜也. 故巧者能生規矩, 不能廢規矩而正方圜. 雖聖人能生法, 不能廢法而治國. 故雖有明智高行, 倍法而治, 是廢規矩而正方圜也.
13. 政者, 正也; 正也者, 所以正定萬物之命也. 是故聖人精德立中以生正, 明正以治國. 故正者, 所以止過而逮不及也. 過與不及也, 皆非正也, 非正則傷國一也. 勇而不義傷兵, 仁而不法傷正. 故軍之敗也, 生于不義; 法之侵也, 生于不正. 故言有辨而非務者, 行有難而非善者. 故言必中務, 不苟爲辯; 行必思善, 不苟爲難.
12. 凡人君之所以爲君者, 勢也. 故人君失勢, 則臣制之矣. 勢在下則君制于臣矣, 勢在上則臣制于君矣. 故君臣之易位, 勢在下也. 在臣期年, 臣雖不忠, 君不能奪也; 在子期年, 子雖不孝, 父不能服也. 故『春秋』之記, 臣有弑其君, 子有弑其父者矣. 故曰堂上遠于百里, 堂下遠于千里, 門廷遠于萬里. 今步者一日, 百里之情通矣, 堂上有事, 十日而君不聞, 此所謂遠于百里也; 步者十日, 千里之情通矣, 堂上有事, 一月而君不聞, 此所謂遠于千里也; 步者百日, 萬里之情通矣, 門廷有事, 期年而君不聞, 此所謂遠于萬里也. 故請入而不出謂之滅, 出而不入謂之絶, 入而不至謂之侵, 出而道止謂之壅. 滅絶侵壅之君者, 非杜其門而守其戶也, 爲政之有所不行也. 故曰: 令重于寶, 社稷先于親戚, 法重于民, 威權貴于爵祿; 故不爲重寶輕號令, 不爲親戚後社稷, 不爲愛民枉法..
11. 國無以小與不幸而削亡者, 必主與大臣之德行失于身也, 官職, 法制, 政敎失于國也, 諸侯之謀慮失于外也, 故地削而國危矣. 國無以大與幸而有功名者, 必主與大臣之德行得于身也, 官職, 法制, 政敎得于國也, 諸侯之謀慮得于外也, 然後功立而名成. 然則國何可無道? 人何可無求? 得道而導之, 得賢而使之, 將有所大期于興利除害. 期于興利除害莫急于身, 而君獨甚傷也, 必先令之失, 人主失令而蔽, 已蔽而劫, 已劫而弑.
10. 計上之所以愛民者, 爲用之愛之也. 爲愛民之故, 不難毁法虧令, 則是失所謂愛民矣. 夫以愛民用民, 則民之不用明矣. 夫至用民者, 殺之, 危之, 勞之, 苦之, 饑之, 渴之; 用民者將致之此極也, 而民毋可與慮害己者. 明王在上, 道法行于國, 民皆舍所好而行所惡. 故善用民者, 軒冕不下儗, 而斧鉞不上因, 如是則賢者勸而暴人止. 賢者勸而暴人止, 則功名立其後矣. 蹈白刃, 受矢石, 入水火, 以聽上令, 上令盡行, 禁盡止, 引而使之, 民不敢轉其力; 推而戰之, 民不敢愛其死. 不敢轉其力, 然後有功; 不敢愛其死, 然後無敵. 進無敵, 退有功, 是以三軍之衆皆得保其首領, 父母妻子完安于內. 故民未嘗可與慮始, 而可與樂成功. 是故仁者, 知者, 有道者, 不與大慮始.
9. 凡大國之君尊, 小國之君卑. 大國之君所以尊者, 何也? 曰: 爲之用者衆也. 小國之君所以卑者, 何也? 曰: 爲之用者寡也. 然則爲之用者衆則尊, 爲之用者寡則卑, 則人主安能不欲民之衆爲己用也? 使民衆爲己用, 奈何? 曰: 法立令行, 則民之用者衆矣; 法不立令不行, 則民之用者寡矣. 故法之所立, 令之所行者多, 而所廢者寡, 則民不誹議; 民不誹議則聽從矣. 法之所立, 令之所行, 與其所廢者鈞, 則國毋常經, 國毋常經則民妄行矣. 法之所立, 令之所行者寡, 而所廢者多, 則民不聽, 民不聽則暴人起而姦邪作矣.
8. 令未布, 而民或爲之, 而賞從之, 則是上妄予也. 上妄予則功臣怨, 功臣怨而愚民操事于妄作, 愚民操事于妄作, 則大亂之本也. 令未布, 而罰及之, 則是上妄誅也. 上妄誅則民輕生, 民輕生則暴人興, 曹黨起而亂賊作矣. 令已布, 而賞不從, 則是使民不勸勉, 不行制, 不死節. 民不勸勉, 不行制, 不使節, 則戰不勝而守不固, 戰不勝而守不固, 則國不安矣. 令已布, 而罰不及, 則是敎民不聽. 民不聽則强者立, 强者立則主位危矣. 故曰: 憲律制度必法道, 號令必著明, 賞罰必信密, 此正民之經也.
7. 文有三侑, 武毋一赦. 惠者, 多赦者也, 先易而後難, 久而不勝其禍; 法者, 先難而後易, 久而不勝其福. 故惠者, 民之仇讎也; 法者, 民之父母也. 太上以制制度, 其次失而能追之, 雖有過亦不甚矣. 明君制宗廟, 足以設賓祀, 不求其美; 爲宮室臺榭, 足以避燥溼寒暑, 不求其大; 爲雕文刻鏤, 足以辨貴賤, 不求其觀. 故農夫不失其時, 百工不失其功, 商無廢利, 民無游日, 財無砥墆. 故曰: 儉其道乎!
6. 凡赦者, 小利而大害者也, 故久而不勝其禍. 毋赦者, 小害而大利者也, 故久而不勝其福. 故赦者, 犇馬之委轡; 毋赦者, 瘞雎之礦石也. 爵不尊祿不重者, 不與圖難犯危, 以其道爲未可以求之也. 是故先王制軒冕所以著貴賤, 不求其美; 設爵祿所以守其服, 不求其觀也. 使君子食于道, 小人食于力. 君子食于道, 則上尊而民順; 小人食于力, 則財厚而養足. 上尊而民順, 財厚而養足, 四者備體, 則胥足上尊時而王, 不難矣.
5. 明君在上位, 民毋敢立私議自貴者, 國毋怪嚴, 毋雜俗, 毋異禮, 士毋私議. 倨傲易令, 錯儀畫制, 作議者盡誅, 故强者折, 銳者挫, 堅者破. 引之以繩墨, 繩之以誅僇, 故萬民之心皆服而從上, 推之而往, 引之而來, 彼下有立其私議自貴, 分爭而退者, 則令自此不行矣. 故曰: 私議立則主道卑矣, 况主倨傲易令, 錯儀畫制, 變易風俗, 詭服殊說猶立? 上不行君令, 下不合于鄕里, 變更自爲, 易國之成俗者, 命之曰不牧之民. 不牧之民, 繩之外也, 繩之外, 誅. 使賢者食于能, 鬪士食于功. 賢者食于能, 則上尊而民從; 鬪士食于功, 則卒輕患而傲敵. 上尊而民從, 卒輕患而傲敵, 二者設于國, 則天下治而主安矣.
4. 君有三欲于民, 三欲不節, 則上位危. 三欲者何也? 一曰求, 二曰禁, 三曰令, 求必欲得, 禁必欲止, 令必欲行. 求多者, 其得寡; 禁多者, 其止寡; 令多者, 其行寡. 求而不得, 則威日損; 禁而不止, 則刑罰侮, 令而不行, 則下凌上. 故未有能多求而多得者也, 未有能多禁而多止者也, 未有能多令而多行者也. 故曰: 上苛則下不聽, 下不聽而强以刑罰, 則爲人上者衆謀矣. 爲人上而衆謀之, 雖欲毋危, 不可得也. 號令已出又易之, 禮義已行又止之, 度量已制又遷之, 刑法已錯又移之, 如是, 則慶賞雖重, 民不勸也; 殺戮雖繁, 民不畏也. 故曰: 上無固植, 下有疑心, 國無常經, 民力必竭, 數也.
3. 民毋重罪, 過不大也, 民毋大過, 上毋赦也. 上赦小過, 則民多重罪, 積之所生也. 故曰: 赦出則民不敬, 惠行則過日益. 惠赦加于民, 而囹圄雖實, 殺戮雖繁, 姦不勝矣, 故曰: 邪莫如蚤禁之. 赦過遺善, 則民不勵; 有過不赦, 有善不遺, 勵民之道, 于此乎用之矣. 故曰: 明君者, 事斷者也.
2. 聞賢而不擧, 殆; 聞善而不索, 殆; 見能而不使, 殆; 親人而不固, 殆; 同謀而離, 殆; 危人而不能, 殆; 廢人而復起, 殆; 可而不爲, 殆; 足而不施, 殆; 幾而不密, 殆. 人主不周密, 則正言直行之士危; 正言直行之士危, 則人主孤而毋內; 人主孤而毋內, 則人臣黨而成群. 使人主孤而毋內, 人臣黨而成群者, 此非人臣之罪也, 人主之過也.
1. 不法法則事毋常, 法不法則令不行. 令而不行則令不法也. 法而不行則修令者不審也, 審而不行則賞罰輕也, 重而不行則賞罰不信也, 信而不行則不以身先之也, 故曰: 禁勝于身則令行于民矣.
중령(重令) 제십오(第十五) 外言六 1. 凡君國之重器, 莫重于令. 令重則君尊, 君尊則國安; 令輕則君卑, 君卑則國危. 故安國在乎尊君, 尊君在乎行令, 行令在乎嚴罰. 罰嚴令行, 則百吏皆恐; 罰不嚴, 令不行, 則百吏皆喜. 故明君察于治民之本, 本莫要于令. 故曰: 虧令者死, 益令者死, 不行令者死, 留令者死, 不從令者死. 五者死而無赦, 惟令是視. 故曰: 令重而下恐. 2. 爲上者不明, 令出雖自上, 而論可與不可者在下. 夫倍上令以爲威, 則行恣于己以爲私, 百吏奚不喜之有? 且夫令出雖自上, 而論可與不可者在下, 是威下繫于民也. 威下系于民, 而求上之毋危, 不可得也. 令出而留者無罪, 則是敎民不敬也; 令出而不行者毋罪, 行之者有罪, 是皆敎民不聽也; 令出而論可與不可者在官, 是威下分也; 益損者毋罪, 則是敎民邪途也. 如此則巧佞之人, 將以此成..
7. 凡先王治國之器三, 攻而毁之者六. 明王能勝其攻, 故不益于三者, 而自有國, 正天下. 亂王不能勝其攻, 故亦不損于三者, 而自有天下而亡. 三器者何也? 曰: 號令也, 斧鉞也, 祿賞也. 六攻者何也? 曰: 親也, 貴也, 貨也, 色也, 巧佞也, 玩好也. 三器之用何也? 曰: 非號令毋以使下, 非斧鉞毋以威衆, 非祿賞毋以勸民. 六攻之敗何也? 曰: 雖不聽, 而可以得存者; 雖犯禁, 而可以得免者; 雖毋功, 而可以得富者. 凡國有不聽而可以得存者, 則號令不足以使下; 有犯禁而可以得免者, 則斧鉞不足以威衆; 有毋功而可以得富者, 則祿賞不足以勸民. 號令不足以使下, 斧鉞不足以威衆, 祿賞不足以勸民, 若此則民毋爲自用. 民毋爲自用則戰不勝, 戰不勝而守不固, 守不固則敵國制之矣. 然則先王將若之何? 曰: 不爲六者變更于號令, 不爲六者疑錯于斧鉞, 不爲六者益損..
6. 地大國富, 人衆兵强, 此霸王之本也, 然而與危亡爲鄰矣. 天道之數, 人心之變. 天道之數, 至則反, 盛則衰. 人心之變, 有餘則驕, 驕則緩怠. 夫驕者, 驕諸侯, 驕諸侯者, 諸侯失于外; 緩怠者, 民亂于內. 諸侯失于外, 民亂于內, 天道也, 此危亡之時也. 若夫地雖大, 而不並兼, 不攘奪; 人雖衆, 不緩怠, 不傲下; 國雖富, 不侈泰, 不縱欲; 兵雖强, 不輕侮諸侯, 動衆用兵必爲天下政理, 此正天下之本而霸王之主也.
5. 故國不虛重, 兵不虛勝, 民不虛用, 令不虛行. 凡國之重也, 必待兵之勝也, 而國乃重. 凡兵之勝也, 必待民之用也, 而兵乃勝; 凡民之用也, 必待令之行也, 而民乃用; 凡令之行也, 必待近者之勝也, 而令乃行. 故禁不勝于親貴, 罰不行于便辟, 法禁不誅于嚴重, 而害于疏遠, 慶賞不施于卑賤二三, 而求令之必行, 不可得也. 能不通于官, 受祿賞不當于功, 號令逆于民心, 動靜詭于時變, 有功不必賞, 有罪不必誅, 令焉不必行, 禁焉不必止. 在上位無以使下, 而求民之必用, 不可得也. 將帥不嚴威, 民心不專一, 陳士不死制, 卒士不輕敵, 而求兵之必勝, 不可得也. 內守不能完, 外攻不能服, 野戰不能制敵, 侵伐不能威四鄰, 而求國之重, 不可得也. 德不加于弱小, 威不信于强大, 征伐不能服天下, 而求霸諸侯, 不可得也. 威有與兩立, 兵有與分爭, 德不能懷遠國..
4. 朝有經臣, 國有經俗, 民有經産. 何謂朝之經臣? 察身能而受官, 不誣于上; 謹于法令以治, 不阿黨; 竭能盡力而不尙得, 犯難離患而不辭死; 受祿不過其功, 服位不侈其能, 不以毋實虛受者, 朝之經臣也. 何謂國之經俗? 所好惡不違于上, 所貴賤不逆于令; 毋上拂之事, 毋下比之說, 毋侈泰之養, 毋踰等之服; 謹于鄕里之行, 而不逆于本朝之事者, 國之經俗也. 何謂民之經産? 畜長樹蓺, 務時殖穀, 力農墾草, 禁止末事者, 民之經産也. 故曰: 朝不貴經臣, 則便辟得進, 毋功虛取, 姦邪得行, 毋能上通; 國不服經俗, 則臣下不順, 而上令難行; 民不務經産, 則倉廩空虛, 財用不足. 便辟得進, 毋功虛取, 姦邪得行, 毋能上通, 則大臣不和; 臣下不順, 上令難行, 則應難不捷; 倉廩空虛, 財用不足, 則國毋以固守. 三者見一焉, 則敵國制之矣.
3. 菽粟不足, 末生不禁, 民必有饑餓之色, 而工以雕文刻鏤相**稚也, 謂之逆; 布帛不足, 衣服毋度, 民必有凍寒之傷, 而女以美衣綿繡綦組相**稚也, 謂之逆; 萬乘藏兵之國, 卒不能野戰應敵, 社稷必有危亡之患, 而士以毋分役相稚也, 謂之逆; 爵人不論能, 祿人不論功, 則士無爲行制死節, 而群臣必通外請謁, 取權道, 行事便辟, 以貴富爲榮華以相稚也, 謂之逆.
2. 爲上者不明, 令出雖自上, 而論可與不可者在下. 夫倍上令以爲威, 則行恣于己以爲私, 百吏奚不喜之有? 且夫令出雖自上, 而論可與不可者在下, 是威下繫于民也. 威下系于民, 而求上之毋危, 不可得也. 令出而留者無罪, 則是敎民不敬也; 令出而不行者毋罪, 行之者有罪, 是皆敎民不聽也; 令出而論可與不可者在官, 是威下分也; 益損者毋罪, 則是敎民邪途也. 如此則巧佞之人, 將以此成私爲交; 比周之人, 將以此阿黨取與; 貪利之人, 將以此收貨聚財; 懦弱之人, 將以此阿貴事富便辟; 伐矜之人, 將以此買譽成名. 故令一出, 示民邪途五衢, 而求上之毋危, 下之毋亂, 不可得也.
1. 凡君國之重器, 莫重于令. 令重則君尊, 君尊則國安; 令輕則君卑, 君卑則國危. 故安國在乎尊君, 尊君在乎行令, 行令在乎嚴罰. 罰嚴令行, 則百吏皆恐; 罰不嚴, 令不行, 則百吏皆喜. 故明君察于治民之本, 本莫要于令. 故曰: 虧令者死, 益令者死, 不行令者死, 留令者死, 不從令者死. 五者死而無赦, 惟令是視. 故曰: 令重而下恐.
법금(法禁) 제십사(第十四) 外言五 1. 法制不議, 則民不相私, 刑殺毋赦, 則民不偸于爲善; 爵祿毋假, 則下不亂其上. 三者于藏官則爲法, 施于國則成俗, 其餘不强而治矣. 2. 君壹置則儀, 則百官守其法; 上明陳其制, 則下皆會其度矣. 君之置其儀也不一, 則下之倍法而立私理者必多矣, 是以人用其私, 廢上之制而道其所聞, 故下與官列法, 而上與君分威, 國家之危必自此始矣. 昔者聖王之治其民也不然, 廢上之法制者, 必負以恥; 財厚博惠以私親于民者, 正經而自正矣. 亂國之道, 易國之常, 賜賞恣于己者, 聖王之禁也, 聖王旣歿, 受之者衰, 君人而不能知立君之道以爲國本, 則大臣之贅下而射人心者必多矣; 君不能審立其法以爲下制, 則百姓之立私理而徑于利者必衆矣. 3. 昔者聖王之治人也, 不貴其人博學也, 欲其人之和同以聽令也. 『泰誓』曰: “紂有臣億萬人, 亦有億..
7. 聖王之身, 治世之時, 德行必有所是, 道義必有所明, 故士莫敢詭俗異禮, 以自見于國; 莫敢布惠緩行, 修上下之交, 以和親于民; 故莫取超等踰官, 漁利蘇功, 以取順其君. 聖王之治民也, 進則使無由得其所利, 退則使無由避其所害, 必使反乎安其位, 樂其君, 務其職, 榮其名, 而後止矣, 故踰其官而離其群者必使有害, 不能其事而失其職者必使有恥. 是故聖王之敎民也, 以仁錯之, 以恥使之, 修其能致其所成而止. 故曰: 絶而定, 靜而治, 安而尊, 擧錯而不變者, 聖王之道也.
6. 卑身雜處, 隱行辟倚, 側入迎遠, 遁上而遁民者, 聖王之禁也. 詭俗異禮, 大言法行, 難其所爲而高自錯者, 聖王之禁也, 守委閒居, 博分以致衆, 勤身遂行, 說人以貨財, 濟人以買譽, 其身甚靜而使人求者, 聖王之禁也. 行辟而堅, 言詭而辯, 術非而博, 順惡而澤者, 聖王之禁也. 以朋黨爲友, 以蔽惡爲仁, 以數變爲智, 以重斂爲忠, 以遂忿爲勇者, 聖王之禁也. 固國之本. 其身務往于上, 深附于諸侯者, 聖王之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