목록고전/묵자 (487)
건빵이랑 놀자
17. 若以此若三國者觀之, 則亦猶薄矣. 若中國之君子觀之, 則亦猶厚矣. 如彼則大厚, 如此則大薄, 然則葬埋之有節矣. 故衣食者, 人之生利也, 然且猶尙有節, 葬埋者, 人之死利也, 夫何獨無節於此乎?” 子墨子制爲葬埋之法曰: “棺三寸, 足以朽骨, 衣三領, 足以朽肉, 掘地之深, 下無□(沮)漏, 氣無發洩於上, 壟足以期其所, 則止矣. 哭往哭來, 反從事乎衣食之財, 佴乎祭祀, 以致孝於親.” 故曰子墨子之法, 不失死生之利者, 此也. 故子墨子言曰: “今天下之士君子, 中請將欲爲仁義, 求爲上士, 上欲中聖王之道, 下欲中國家百姓之利, 故當若節喪之爲政, 而不可不察此者也.”
16. 子墨子曰: “此所謂便其習而義其俗者也. 昔者越之東有輆沐之國者, 其長子生, 則解而食之, 謂之宜弟, 其大父死, 負其大母而棄之, 曰鬼妻不可與處. 此上以爲政, 下以爲俗, 爲而不巳, 操而不擇, 則此豈實仁義之道哉? 此所謂便其習而義其俗者也. 楚之南有炎人國者, 其親戚死, 朽其肉而棄之, 然後埋其骨, 乃成爲孝子. 秦之西有儀渠之國者, 其親戚死, 聚柴薪而焚之, 燻上謂之登遐, 然後成爲孝子. 此上以爲政, 下以爲俗, 爲而不已, 操而不擇, 則此豈實仁義之道哉? 此所謂便其習而義其俗者也.
15. 意亦使法其言, 用其謀, 若人厚葬久喪, 實不可以富貧衆寡, 定危治亂乎, 則非仁也, 非義也, 非孝子之事也, 爲人謀者, 不可不沮也.” 是故求以富國家, 甚得貧焉, 欲以衆人民, 甚得寡焉, 欲以治刑政, 甚得亂焉. 求以禁止大國之攻小國也, 而旣已不可矣, 欲以干上帝鬼神之福, 又得禍焉. 上稽之堯舜禹湯文武之道, 而政逆之, 下稽之桀紂幽厲之事, 猶合節也. 若以此觀, 則厚葬久喪, 其非聖王之道也. 今執厚葬久喪者言曰: “厚葬久喪果非聖王之道, 夫胡說中國之君子, 爲而不巳, 操而不擇哉?”
14. 今王公大人之爲葬埋, 則異於此. 必大棺中棺, 革闠三操, 璧玉卽具, 戈劍鼎鼓壺濫, 文繡素練, 六鞅萬領, 輿馬女樂皆具, 曰必捶□(除)差通, 壟雖凡山陵. 此爲輟民之事, 靡民之財, 不可勝計也, 其爲毋用若此矣. 是故子墨子曰: “鄕者吾本言曰: 意亦使法其言, 用其謀, 計厚葬久喪, 請可以富貧衆寡, 定危治亂乎, 則仁也, 義也, 孝子之事也, 爲人謀者, 不可不勸也.
13. 子墨子曰: “不然. 昔者堯北敎乎八狄, 道死, 葬蛩山之陰, 衣衾三領, 穀木之棺, 葛以緘之, 旣□(犯)而後哭, 滿埳無封. 巳葬, 而牛馬乘之. 舜西敎乎七戎, 道死, 葬南己之市, 衣衾三領, 穀木之棺, 葛以緘之. 已葬, 而市人乘之. 禹東敎乎九夷, 道死, 葬會稽之山, 衣衾三領, 桐棺三寸, 葛以緘之, 絞之不合, 通之不埳, 土地之深, 下毋及泉, 上毋通臭. 旣葬, 收餘壤其上, 壟若參耕之畝, 則止矣. 若以此若三聖王者觀之, 則厚葬久喪果非聖王之道. 故三王者, 皆貴爲天子, 富有天下, 豈憂財用之不足哉? 以爲如此葬埋之法.”
12. 是古聖王制爲葬埋之法曰: “棺三寸, 足以朽體, 衣衾三領, 足以覆惡. 以及其葬也, 下毋及泉, 上毋通臭, 壟若參耕之畝, 則止矣. 死者旣以葬矣, 生者必無久哭而疾而從事, 人爲其所能, 以交相利也.” 此聖王之法也. 今執厚葬久喪者之言曰: “厚葬久喪, 雖使不可以富貧衆寡, 定危治亂, 然此聖王之道也.”
11. 今唯毋以厚葬久喪者爲政, 國家必貧, 人民必寡, 刑政必亂. 若苟貧, 是無爲積委也, 若苟寡, 是城郭溝渠者寡也, 若苟亂, 是出戰不克, 入守不固. 此求禁止大國之攻小國也, 而旣已不可矣. 欲以干上帝鬼神之福, 意者可邪? 其說又不可矣. 今唯毋以厚葬久喪者爲政, 國家必貧, 人民必寡, 刑政必亂, 若苟貧, 是粢盛酒醴不淨潔也, 若苟寡, 是事上帝鬼神者寡也, 若苟亂, 是祭祀不時度也. 今又禁止事上帝鬼神, 爲政若此, 上帝鬼神始得從上撫之曰: “我有是人也, 與無是人也, 孰愈?” 曰: “我有是人也, 與無是人也, 無擇也.” 則惟上帝鬼神, 降之罪厲之禍罰而棄之, 則豈不亦乃其所哉?
10. 是以僻淫邪行之民, 出則無衣也, 入則無食也, 內續奚吾, 並爲淫暴, 而不可勝禁也. 是故盜賊衆而治者寡, 夫衆盜賊而寡治者, 以此求治, 譬猶使人三□(還)而毋負己也, 治之說無可得焉. 是故求以治刑政, 而旣已不可矣, 欲以禁止大國之攻小國也, 意者可邪? 其說又不可矣. 是故昔者聖王旣沒, 天下失義, 諸侯力征. 南有楚越之王, 而北有齊晉之君, 此皆砥礪其卒伍, 以攻伐幷兼, 爲政於天下. 是故凡大國之所以不攻小國者, 積委多, 城郭修, 上下調和, 是故大國不耆攻之, 無積委, 城郭不修, 上下不調和, 是故大國耆攻之.
9. 是故求以衆民人, 而旣以不可矣. 欲以治刑政, 意者可乎? 其說又不可矣. 今唯無以厚葬久喪者爲政, 國家必貧, 人民必寡, 刑政必亂. 若法若言, 行若道, 使爲上者行此, 則不能聽治, 使爲下者行此, 則不能從事. 上不聽治, 刑政必亂, 下不從事, 衣食之財必不足. 若苟不足, 爲人弟者, 求其兄而不得, 不弟弟必將怨其兄矣, 爲人子者, 求其親而不得, 不孝子必是怨其親矣, 爲人臣者, 求之君而不得, 不忠臣必且亂其上矣.
8. 又曰上士操喪也, 必扶而能起, 杖而能行, 以此共三年. 若法若言, 行若道, 苟其飢約, 又若此矣, 是故百姓冬不仞寒, 夏不仞暑, 作疾病死者, 不可勝計也. 此其爲敗男女之交多矣. 以此求衆譬猶使人負劍, 而求其壽也. 衆之說無可得焉.
7. 是故求以富家, 而旣已不可矣, 欲以衆人民, 意者可邪? 其說又不可矣. 今唯無以厚葬久喪者爲政, 君死, 喪之三年, 父母死, 喪之三年, 妻與後子死者. 五皆喪之三年, 然後伯父叔父兄弟孽子其, 族人五月, 姑姊甥舅皆有月數. 則毁瘠必有制矣, 使面目陷□(陬), 顔色黧黑, 耳目不聰明, 手足不勁强, 不可用也.
6. 使農夫行此, 則必不能蚤出夜入, 耕稼樹藝, 使百工行此, 則必不能修舟車爲器皿矣, 使婦人行此, 則必不能夙興夜寐, 紡績織紝. 細計厚葬, 爲多埋賦之財者也. 計久喪, 爲久禁從事者也. 財以成者, 扶而埋之, 後得生者, 而久禁之, 以此求富, 此譬猶禁耕而求穫也, 富之說無可得焉.
5. 處喪之法, 將奈何哉? 曰: 哭泣不秩聲翁, 縗絰垂涕, 處倚廬, 寢苫枕□(塊), 又相率强不食而爲飢, 薄衣而爲寒, 使面目陷□(陬), 顔色黧黑, 耳目不聰明, 手足不勁强, 不可用也. 又曰上士之操喪也, 必扶而能起, 杖而能行, 以此共三年. 若法若言, 行若道, 使王公大人行此, 則必不能蚤朝(晏退, 聽獄治政. 使士大夫行此, 必不能治)五官六府, 辟草木, 實倉稟,
4. 且故興天下之利, 除天下之害, 令國家百姓之不治也, 自古及今, 未嘗之有也. 何以知其然也? 今天下之士君子, 將猶多皆疑惑厚葬久喪之爲中是非利害也. 故子墨子言曰: “然則姑嘗稽之, 今雖毋法執厚葬久喪者言, 以爲事乎國家.” 此存乎王公大人有喪者, 曰棺□(槨)必重, 葬埋必厚, 衣衾必多, 文繡必繁, 丘隴必巨. 存乎匹夫賤人死者, 殆竭家室. 存乎諸侯死者, 虛車府, 然後金玉珠璣比乎身, 綸組節約, 車馬藏乎壙, 又必多爲屋幕, 鼎鼓几梃壺濫, 戈劍羽旄齒革, 寢而埋之. 滿□, 若送從, 曰天子殺殉, 衆者數百, 寡者數十. 將軍大夫殺殉, 衆者數十, 寡者數人.
3. 曰二子者, 言則相非, 行卽相反, 皆曰: “吾上祖述堯舜禹湯文武之道者也.” 而言卽相非, 行卽相反, 於此乎後之君子, 皆疑惑乎二子者言也. 若苟疑惑乎之二子者言, 然則姑嘗傳而爲政乎國家萬民而觀之? 計厚葬久喪, 奚當此三利者? 我意若使法其言, 用其謀, 厚葬久喪, 實可以富貧衆寡, 定危治亂乎, 此仁也, 義也, 孝子之事也, 爲人謀者, 不可不勸也. 仁者將興之天下, 誰賈而使民譽之, 終勿廢也. 意亦使法其言, 用其謀, 厚葬久喪, 實不可以富貧衆寡, 定危理亂乎, 此非仁非義非孝子之事也, 爲人謀者不可不沮也. 仁者將求除之天下, 相廢而使人非之, 終身勿爲.
2. 雖仁者之爲天下度, 亦猶此也. 曰: “天下貧則從事乎富之, 人民寡則從事乎衆之, 衆而亂則從事乎治之.” 當其於此, 亦有力不足, 財不贍, 智不智, 然後巳矣. 無敢舍餘力, 隱謀遺利, 而不爲天下爲之者矣. 若三務者, 此仁者之爲天下度也, 旣若此矣. 今逮至昔者三代聖王旣沒, 天下失義, 後世之君子, 或以厚葬久喪以爲仁也, 義也, 孝子之事也, 或以厚葬久喪, 以爲非仁義, 非孝子之事也.
1. 子墨子言曰: 仁者之爲天下度也, 辟之無以異乎孝子之爲親度也. 今孝子之爲親度也, 將奈何哉? 曰: 親貧則從事乎富之, 人民募則從事乎衆之, 衆亂則從事乎治之. 當其於此也, 亦有力不足, 財不贍, 智不智, 然後已矣. 無敢舍餘力, 隱謀遺利, 而不爲親爲之者矣. 若三務者, 孝子之爲親度也, 旣若此矣.
절용중(節用中) 제이십일(第二十一) 1. 子墨子言曰: “古者明王聖人, 所以王天下正諸侯者, 彼其愛民謹忠, 利民謹厚, 忠信相運, 又示之以利, 是以終身不饜, 歿世而不卷. 古者明王聖人, 其所以王天下正諸侯者, 此也.” 是故古者聖王, 制爲節用之法曰: “凡天下群百工, 輪·車·鞼·匏·陶·冶·梓·匠, 使各從事其所能.” 曰: “凡足以奉給民用, 則止. 諸加費不加于民利者, 聖王弗爲.” 2. 古者聖王制爲飮食之法曰: “足以充虛繼氣, 强股肱, 耳目聰明, 則止. 不極五昧之調, 芬香之和, 不致遠國珍怪異物.” 何以知其然? 古者堯治天下, 南撫交趾, 北降幽都, 東西至日所出入, 莫不賓服. 逮至其厚愛, 黍稷不二, 羹胾不重, 飯於土 , 啜於土形, 斗以酌. 俯俛仰周旋威儀之禮, 聖王弗爲. 3. 古者聖王制爲衣服之法曰: “冬服紺緅之衣, 輕且暖, 夏服絺..
4. 古者聖王制爲節葬之法曰: “衣三領, 足以朽肉, 棺三寸, 足以朽骸, 窟穴深不通於泉, 流不發洩則止. 死者旣葬, 生者毋久喪用袞.” 古者人之始生, 未有宮室之時, 因陵丘窟穴而處焉. 聖王慮之, 以爲窟穴曰: “冬可以避風寒, 逮夏, 下瀾濕, 上熏烝, 恐傷民之氣.” 于是作爲宮室而利. 然則爲宮室之法, 將奈何哉? 子墨子言曰: “其旁可以圉風寒, 上可以圉雪霜雨露, 其中蠲潔, 可以祭祀, 宮牆足以爲男女之別則止. 諸加費不加民利者, 聖王弗爲.”
3. 古者聖王制爲衣服之法曰: “冬服紺緅之衣, 輕且暖, 夏服絺綌之衣, 輕且凊則止. 諸加費不加於民利者, 聖王弗爲.” 古者聖人爲猛禽狡獸暴人害民, 於是敎民以兵行, 日帶劍, 爲刺則入, 擊則斷, 旁擊而不拆, 此劍之利也. 甲爲衣則輕且利, 動則兵且從, 此甲之利也. 車爲服重致遠, 乘之則安, 引之則利, 安以不傷人, 利以速至, 此舟之利也.
2. 古者聖王制爲飮食之法曰: “足以充虛繼氣, 强股肱, 耳目聰明, 則止. 不極五昧之調, 芬香之和, 不致遠國珍怪異物.” 何以知其然? 古者堯治天下, 南撫交趾, 北降幽都, 東西至日所出入, 莫不賓服. 逮至其厚愛, 黍稷不二, 羹胾不重, 飯於土 , 啜於土形, 斗以酌. 俯俛仰周旋威儀之禮, 聖王弗爲.
1. 子墨子言曰: “古者明王聖人, 所以王天下正諸侯者, 彼其愛民謹忠, 利民謹厚, 忠信相運, 又示之以利, 是以終身不饜, 歿世而不卷. 古者明王聖人, 其所以王天下正諸侯者, 此也.” 是故古者聖王, 制爲節用之法曰: “凡天下群百工, 輪·車·鞼·匏·陶·冶·梓·匠, 使各從事其所能.” 曰: “凡足以奉給民用, 則止. 諸加費不加于民利者, 聖王弗爲.”
절용상(節用上) 제이십(第二十) 1. 聖人爲政一國, 一國可倍也, 大之爲政天下, 天下可倍也. 其倍之, 非外取地也, 因其國家, 去其無用之費, 足以倍之. 聖王爲政, 其發令興事, 使民用財也, 無不加用而爲者. 是故用財不費, 民德不勞, 其興利多矣. 2. 其爲衣裘何? 以爲冬以圉寒, 夏以圉暑. 凡爲衣裳之道, 冬加溫, 夏加凊者芊䱉, 不加者去之. 其爲宮室何? 以爲冬以圉風寒, 夏以圉暑雨, 有盜賊加固者芊䱉, 不加者去之. 其爲甲盾五兵何? 以爲以圉寇亂盜賊, 若有寇亂盜賊, 有甲盾五兵者勝, 無者不勝. 是故聖人作爲甲盾五兵, 几爲甲屆五兵加輕以利, 堅而難折者芊䱉, 不加者去之. 其爲舟車何? 以爲車以行陵陸, 舟以行川谷, 以通四方之利. 凡爲舟車之道, 加輕以利者芊䱉, 不加者去之. 凡其爲此物也, 無不加用而爲者, 是故用財不費, 民德不勞, 其興利多矣..
4. 今天下爲政者, 其所以寡人之道多. 其使民勞, 其籍斂厚, 民財不足, 凍餓死者不可勝數也. 且大人惟毋興師以攻伐鄰國, 久者終年, 速者數月, 男女久不相見, 此所以寡人之道也. 與居處不安, 飮食不時, 作疾病死者, 有與侵就援橐, 攻城野戰死者, 不可勝數. 此不令爲政者, 所以寡人之道數術而起與? 聖人爲政, 特無此, 不聖人爲政, 其所以衆人之道亦數術而起與? 故子墨子曰: “去無用之費, 聖王之道, 天下之大利也.”
3. 有去大人之好聚珠玉·鳥獸·犬馬, 以益衣裳·宮室·甲盾·五兵·舟車之數, 於數倍乎!若則不難, 故孰爲難倍? 唯人爲難倍. 然人有可倍也, 昔者聖王爲法, 曰: “丈夫年二十, 毋敢不處家, 女子年十五, 毋敢不事人.” 此聖王之法也. 聖王旣沒, 于民次也, 其欲蚤處冢者, 有所二十年處家, 其欲晩處家者, 有所四十年處家. 以其蚤與其晩相踐, 後聖王之法十年. 若純三年而字, 子生可以二三年矣. 此不惟使民蚤處家而可以倍與? 且不然已.
2. 其爲衣裘何? 以爲冬以圉寒, 夏以圉暑. 凡爲衣裳之道, 冬加溫, 夏加凊者芊䱉, 不加者去之. 其爲宮室何? 以爲冬以圉風寒, 夏以圉暑雨, 有盜賊加固者芊䱉, 不加者去之. 其爲甲盾五兵何? 以爲以圉寇亂盜賊, 若有寇亂盜賊, 有甲盾五兵者勝, 無者不勝. 是故聖人作爲甲盾五兵, 几爲甲屆五兵加輕以利, 堅而難折者芊䱉, 不加者去之. 其爲舟車何? 以爲車以行陵陸, 舟以行川谷, 以通四方之利. 凡爲舟車之道, 加輕以利者芊䱉, 不加者去之. 凡其爲此物也, 無不加用而爲者, 是故用財不費, 民德不勞, 其興利多矣.
1. 聖人爲政一國, 一國可倍也, 大之爲政天下, 天下可倍也. 其倍之, 非外取地也, 因其國家, 去其無用之費, 足以倍之. 聖王爲政, 其發令興事, 使民用財也, 無不加用而爲者. 是故用財不費, 民德不勞, 其興利多矣.
비공하(非攻下) 제십구(第十九) 1. 子墨子言曰: 今天下之所譽善者, 其說將何哉? 爲其上中天之利, 而中中鬼之利, 而下中人之利, 故譽之與? 意亡非爲其上中天之利, 而中中鬼之利, 而下中人之利, 故譽之與? 雖使下愚之人, 必曰: “將爲其上中天之利, 而中中鬼之利, 而下中人之利, 故譽之.” 今天下之同義者, 聖王之法也, 今天下之諸侯將猶多皆免攻伐並兼則是有譽義之名, 而不察其實也. 此譬猶盲者之與人, 同命白黑之名, 而不能分其物也, 則豈謂有別哉? 2. 是故古之知者之爲天下度也, 必順慮其義, 而後爲之行. 是以動則不疑, 速通成得其所欲, 而順天鬼百姓之利, 則知者之道也. 是故古之仁人有天下者, 必反大國之說, 一天下之和, 總四海之內. 焉率天下之百姓, 以農臣事上帝山川鬼神, 利人多, 功故又大, 是以天賞之, 鬼富之, 人譽之, 使貴爲天子, 富有天下..
11. 是故子墨子曰: 今且天下之王公大人士君子, 中情將欲求興天下之利, 除天下之害, 當若繁爲攻伐, 此實天下之巨害也. 今欲爲仁義, 求爲上士, 尙欲中聖王之道, 下欲中國家百姓之利, 故當若非攻之爲說, 而將不可不察者此也.
10. 今若有能信效先利天下諸侯者, 大國之不義也, 則同憂之, 大國之攻小國也, 則同救之, 小國城郭之不全也, 必使修之, 布粟之絶則委之, 幣帛不足則共之. 以此效大國, 則小國之君說, 人勞我逸, 則我甲兵强. 寬以惠, 緩易急, 民必移. 易攻伐以治我國, 攻必倍. 量我師擧之費, 以爭諸侯之斃, 則必可得而序利焉. 督以正, 義其名, 必務寬吾衆, 信吾師, 以此授諸侯之師, 則天下無敵矣, 其爲下不可勝數也. 此天下之利, 而王公大人不知而用, 則此可謂不知利天下之臣務矣.
9. 子墨子曰: 子未察吾言之類, 未明其故者也. 古者天子之始封諸侯也, 萬有餘, 今以幷國之故, 萬國有餘皆滅, 而四國獨立. 此譬猶醫之藥萬有餘人, 而四人愈也, 則不可謂良醫矣. 則夫好攻伐之君, 又飾其說曰: 我非以金玉子女壤地爲不足也, 我欲以義名立於天下, 以德求諸侯也. 子墨子曰: 今若有能以義名立於天下, 以德求諸侯者, 天下之服可立而待也. 夫天下處攻伐久矣, 譬若傅子之爲馬然.
8. 天賜武王黃鳥之旗. 王旣巳克殷, 成帝之來, 分主諸神, 祀紂先王, 通維四夷, 而天下莫不賓. 焉襲湯之緖, 此卽武王之所以誅紂也. 若以此三聖王者觀之, 則非所謂攻也, 所謂誅也. 則夫好攻伐之君, 又飾其說以非子墨子曰:子以攻伐爲不義, 非利物與, 昔者楚熊麗始討此睢山之閒, 越王繄虧. 出自有遽, 始邦於越, 唐叔與呂尙邦齊晉, 此皆地方數百里, 今以幷國之故, 四分天下而有之, 是故何也?
7. 湯奉桀衆以克有, 屬諸侯於薄, 薦章天命, 通於四方, 而天下諸侯, 莫敢不賓服, 則此湯之所以誅桀也. 遝至乎商王紂, 天不序其德, 祀用失時, 兼夜中十日雨土于薄, 九鼎遷止, 婦妖宵出, 有鬼宵吟, 有女爲男, 天雨肉, 棘生乎國道, 王兄自縱也. 赤鳥銜珪, 降周之岐社, 曰: “天命周文王伐殷有國.” 泰顚來賓河出綠圖, 地出乘黃. 武王踐功, 夢見三神曰: “予旣沈漬殷紂于酒德矣, 往攻之, 予必使汝大堪之.” 武王乃攻狂夫, 反商之周,
6. 子墨子曰: “子未察吾言之類, 未明其故者也. 彼非所謂攻, 謂誅也. 昔者三苗大亂, 天命殛之, 日妖宵出, 雨血三朝, 龍生於廟, 犬哭乎市, 夏冰, 地坼及泉, 五穀變化, 民乃大振. 高陽乃命玄宮, 禹親把天之瑞令, 以征有苗, 四電誘祗, 有神人面鳥身, 若瑾以侍, 搤矢有苗之祥, 苗師大亂, 後乃遂幾. 禹旣巳克有三苗, 焉磨爲山川, 別物上下, 鄕制大極, 而神民不違, 天下乃靜, 則此禹之所以征有苗也. 遝至乎夏王桀, 天有酷(車+告)命, 日月不時, 寒暑雜至, 五穀焦死, 鬼呼國, 鶴鳴十夕餘. 天乃命湯於鑣宮, 用受夏之大命. 夏德大亂, 予旣卒其命於天矣, 往而誅之, 必使汝堪之. 湯焉敢奉率其衆, 是以鄕有夏之境, 帝乃使陰暴毁有夏之城, 少少有神來告曰: “夏德大亂, 往攻之, 予必使汝大堪之.” 予旣受命於天, 天命融隆火, 于夏之城閒西北之隅.
5. 此其爲不利於人也, 天下之害厚矣. 而王公大人, 樂而行之. 則此樂賊滅天下之萬民也, 豈不悖哉? 今天下好戰之國, 齊晉楚越, 若使此四國者得意於天下, 此皆十倍其國之衆, 而未能食其地也, 是人不足而地有餘也. 今又以爭地之故, 而反相賊也, 然則是虧不足, 而重有餘也. 今遝夫好攻伐之君, 又飾其說以非子墨子曰: “以攻伐之爲不義, 非利物與? 昔者禹征有苗, 湯伐桀, 武王伐紂, 此皆立爲聖王, 是何故也?”
4. 今夫師者之相爲不利者也, 曰: 將不勇, 士不分, 兵不利, 敎不習, 師不衆, 率不利和, 威不圉, 害之不久, 爭之不疾, 孫之不强. 植心不堅, 與國諸侯疑, 與國諸侯疑, 則敵生慮而意羸矣. 偏具此物, 而致從事焉, 則是國家失卒, 而百姓易務也. 今不嘗觀其說好攻伐之國, 若使中興師, 君子庶人也, 必且數千, 徒倍十萬, 然後足以師而動矣. 久者數歲, 速者數月. 是上不暇聽治, 士不暇治其官府, 晨夫不暇稼穡, 婦人不暇紡績織紝, 則是國家失卒, 而百姓易務也. 然而又與其車馬之罷弊也, 幔幕帷蓋, 三軍之用, 甲兵之備, 五分而得其一, 則猶爲序疏矣. 然而又與其散亡道路, 道路遼遠, 糧食不繼傺, 食飮之時, 廁役以此飢寒凍餒疾病, 而轉死溝壑中者, 不可勝計也.
3. 今王公大人, 天下之諸侯則不然, 將必皆差論其爪牙之士, 皆列其舟車之卒伍, 於此爲堅甲利兵, 以往攻伐無罪之國. 入其國家邊境, 芟刈其禾稼, 斬其樹木, 墮其城郭, 以湮其溝池, 攘殺其牲牷, 燔潰其祖廟, 勁殺其萬民, 覆其老弱, 遷其重器, 卒進而柱乎鬥, 曰: 死命爲上, 多殺次之, 身傷者爲下. 又況失列北橈乎哉, 罪死無赦. 以譂其衆. 夫無兼國覆軍, 賊虐萬民, 以亂聖人之緖. 意將以爲利天乎? 夫取天之人, 以攻天之邑, 此刺殺天民, 剝振神之位, 傾覆社稷, 攘殺其牲牷, 則此上不中天之利矣. 意將以爲利鬼乎? 夫殺之人, 滅鬼神之主廢滅先王, 賊虐萬民, 百姓離散, 則此中不中鬼之利矣. 意將以爲利人乎? 夫殺之人, 爲利人也博矣. 又計其費此, 爲周生之本, 竭天下百姓之財用, 不可勝數也, 則此下不中人之利矣.
2. 是故古之知者之爲天下度也, 必順慮其義, 而後爲之行. 是以動則不疑, 速通成得其所欲, 而順天鬼百姓之利, 則知者之道也. 是故古之仁人有天下者, 必反大國之說, 一天下之和, 總四海之內. 焉率天下之百姓, 以農臣事上帝山川鬼神, 利人多, 功故又大, 是以天賞之, 鬼富之, 人譽之, 使貴爲天子, 富有天下, 名參乎天地, 至今不廢, 此則知者之道也, 先王之所以有天下者也.
1. 子墨子言曰: 今天下之所譽善者, 其說將何哉? 爲其上中天之利, 而中中鬼之利, 而下中人之利, 故譽之與? 意亡非爲其上中天之利, 而中中鬼之利, 而下中人之利, 故譽之與? 雖使下愚之人, 必曰: “將爲其上中天之利, 而中中鬼之利, 而下中人之利, 故譽之.” 今天下之同義者, 聖王之法也, 今天下之諸侯將猶多皆免攻伐並兼則是有譽義之名, 而不察其實也. 此譬猶盲者之與人, 同命白黑之名, 而不能分其物也, 則豈謂有別哉?
비공중(非攻中) 제십팔(第十八) 1. 子墨子言曰: “古者王公大人, 爲政於國冢者, 情欲譽之審, 賞罰之當, 刑政之不過失.” 2. 是故子墨子曰: “古者有語: 謀而不得, 則以往知來, 以見知隱. 謀若此, 可得而知矣. 今師徒唯毋興起, 冬行恐寒, 夏行恐暑, 此不可以冬夏爲者也. 春則廢民耕稼樹藝, 秋則廢民穫斂. 今唯毋廢一時, 則百姓饑寒凍餒而死者, 不可勝數. 今嘗計軍上, 竹箭羽旄幄幕, 甲盾撥劫, 往而靡弊腑冷不反者, 不可勝數. 又與矛戟戈劍乘車, 其列住碎拆靡弊而不反者, 不可勝數. 與其牛馬, 肥而往, 瘠而反, 往死亡而不反者, 不可勝數. 與其涂道之脩遠, 糧食輟絶而不繼, 百姓死者, 不可勝數也. 與其居處之不安, 食飯之不時, 肌飽之不節, 百姓之道疾病而死者, 不可勝數. 喪師多不可勝數, 喪師盡不可勝計, 則是鬼神之喪其主后, 亦不可勝數...
8. 詩曰: 魚水不務, 陸將何及乎! 是以三主之君, 一心戳力辟門除道, 奉甲興士, 韓魏自外, 趙氏自內, 擊智伯大敗之.” 是故子墨子言曰: “古者有語曰:君子不鏡於水而鏡於人. 鏡於水, 見面之容, 鏡於人, 則知吉與凶. 今以攻戰爲利, 則蓋嘗鑒之於智伯之事乎? 此其爲不吉而凶, 旣可得而知矣.”
7. 於是退不能賞孤, 施舍群萌, 自恃其力, 伐其功, 譽其志, 怠於敎, 遂築姑蘇之臺, 七年不成. 及若此, 則吳有離罷之心. 越王句踐視吳上下不相得, 收其衆以復其讎, 入北郭, 徙大內, 圍王宮, 而吳國以亡. 昔者晉有六將軍, 而智伯莫爲强焉. 計其土地之博, 人徒之衆, 欲以抗諸侯, 以爲英名, 攻戰之速, 故差論其爪牙之士, 皆列其舟車之衆, 以攻中行氏而有之. 以其謀爲旣已足矣, 又攻玆范氏而大敗之, 幷三冢以爲一家而不止, 又圍趙襄子於晉陽. 及若此, 則韓魏亦相從而謀曰: “古者有語, 脣亡則齒寒, 趙氏朝亡, 我夕從之, 趙氏夕亡, 我朝從之.
6. 飾攻戰者之言曰: “彼不能收用彼衆, 是故亡. 我能收用我衆, 以此攻戰於天下, 誰敢不賓服哉?” 子墨子言曰: “子雖能收用子之衆, 子豈若古者吳闔閭哉? 古者吳闔閭敎七年, 奉甲執兵, 奔三百里而舍焉, 次注林, 出於冥隘之徑, 戰於柏擧, 中楚國而朝宋與及魯. 至夫差之身, 北而攻齊, 舍於汶上, 戰於艾陵, 大敗齊人而葆之大山, 東而攻越, 濟三江五湖, 而葆之會稽. 九夷之國莫不賓服.
5. 是以東者越人夾削其壤地, 西者齊人兼而有之. 計莒之所以亡於齊越之間者, 以是攻戰也. 雖南者陳蔡, 其所以亡於吳越之間者, 亦以攻戰. 雖北者且不一著何, 其所以亡於燕代胡貊之閒者, 亦以攻戰也. 是故子墨子言曰: “古者王公大人, 情欲得而惡失, 欲安而惡危, 故當攻戰, 而不可不非.”
4. 飾攻戰者言曰: “南則荊吳之王, 北則齊晉之君, 始封於天下之時, 其土地之方, 未至有數百里也, 人徒之衆, 未至有數十萬人也. 以攻戰之故, 土地之博, 至有數千里也, 人徒之衆, 至有數百萬人, 故當攻戰而不可爲也.” 子墨子言曰: “雖四五國, 則得利焉, 猶謂之非行道也. 譬若醫之藥人之有病者然, 今有醫於此, 和合其祝藥之於天下之有病者而藥之, 萬人食此, 若醫四五人得利焉, 猶謂之非行藥也. 故孝子不以食其親, 忠臣不以食其君. 古者封國於天下, 尙者以耳之所聞, 近者以目之所見, 以攻戰亡者, 不可勝數. 何以知其然也? 東方有莒之國者, 其爲國甚小, 閒於大國之閒, 不敬事於大, 大國亦弗之從而愛利.
3. 國家發政, 奪民之用, 廢民之利, 若此甚衆, 然而何爲爲之? 曰: 我貪伐勝之名, 及得之利, 故爲之. 子墨子言曰: “計其所自勝, 無所可用也, 計其所得, 反不如所喪者之多.” 今攻三里之城, 七里之郭, 攻此不用銳, 且無殺而徒得此然也? 殺人多必數於萬, 寡必數於千, 然後三里之城, 七里之郭, 且可得也. 今萬乘之國, 虛數於千, 不勝而入, 廣衍數於萬, 不勝而辟. 然則土地者, 所有餘也, 王民者, 所不足也. 今盡王民之死, 嚴下上之患, 以爭虛城, 則是棄所不足, 而重所有餘也. 爲政若此, 非國之務者也.
2. 是故子墨子曰: “古者有語: 謀而不得, 則以往知來, 以見知隱. 謀若此, 可得而知矣. 今師徒唯毋興起, 冬行恐寒, 夏行恐暑, 此不可以冬夏爲者也. 春則廢民耕稼樹藝, 秋則廢民穫斂. 今唯毋廢一時, 則百姓饑寒凍餒而死者, 不可勝數. 今嘗計軍上, 竹箭羽旄幄幕, 甲盾撥劫, 往而靡弊腑冷不反者, 不可勝數. 又與矛戟戈劍乘車, 其列住碎拆靡弊而不反者, 不可勝數. 與其牛馬, 肥而往, 瘠而反, 往死亡而不反者, 不可勝數. 與其涂道之脩遠, 糧食輟絶而不繼, 百姓死者, 不可勝數也. 與其居處之不安, 食飯之不時, 肌飽之不節, 百姓之道疾病而死者, 不可勝數. 喪師多不可勝數, 喪師盡不可勝計, 則是鬼神之喪其主后, 亦不可勝數.”
1. 子墨子言曰: “古者王公大人, 爲政於國冢者, 情欲譽之審, 賞罰之當, 刑政之不過失.”
비공상(非攻上) 제십칠(第十七) 1. 今有一人, 入人園圃, 竊其桃李, 衆聞則非之, 上爲政者, 得則罰之, 此何也? 以虧人自利也. 至攘人犬豕雞豚, 其不義又甚入人園圃竊桃李. 是何故也? 以虧人愈多, 其不仁玆甚, 罪益厚. 至入人欄廐, 取人馬牛者, 其不仁義, 又甚攘人犬豕雞豚, 此何故也? 2. 以其虧人愈多. 苟虧人愈多, 其不仁玆甚, 罪益厚. 至殺不辜人也, 扡其衣裘, 取戈劍者, 其不義又甚入人欄廐取人馬牛. 此何故也? 以其虧人愈多. 苟虧人愈多, 其不仁玆甚矣, 罪益厚. 當此, 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 謂之不義. 今至大爲攻國, 則弗知非, 從而譽之, 謂之義. 此可謂知義與不義之別乎? 殺一人, 謂之不義, 必有一死罪矣. 若以此說往, 殺十人十重不義, 必有十死罪矣. 殺百人, 百重不義, 必有百死罪矣. 當此, 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 謂之不義. ..
3. 今至大爲不義攻國, 則弗知非, 從而譽之, 謂之義, 情不知其不義也, 故書其言以遺後世. 若知其不義也, 夫奚說書其不義以遺後世哉? 今有人於此, 小見黑曰黑, 多見黑曰白, 則必以此人爲不知白黑之辯矣, 少嘗苦曰苦, 多嘗苦曰甘, 則必以此人爲不知甘苦之辯矣. 今小爲非, 則知而非之, 大爲非攻國, 則不知非, 從而譽之, 謂之義. 此可謂知義與不義之辯乎? 是以知天下之君子也, 辯義與不義之亂也.
2. 以其虧人愈多. 苟虧人愈多, 其不仁玆甚, 罪益厚. 至殺不辜人也, 扡其衣裘, 取戈劍者, 其不義又甚入人欄廐取人馬牛. 此何故也? 以其虧人愈多. 苟虧人愈多, 其不仁玆甚矣, 罪益厚. 當此, 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 謂之不義. 今至大爲攻國, 則弗知非, 從而譽之, 謂之義. 此可謂知義與不義之別乎? 殺一人, 謂之不義, 必有一死罪矣. 若以此說往, 殺十人十重不義, 必有十死罪矣. 殺百人, 百重不義, 必有百死罪矣. 當此, 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 謂之不義.
1. 今有一人, 入人園圃, 竊其桃李, 衆聞則非之, 上爲政者, 得則罰之, 此何也? 以虧人自利也. 至攘人犬豕雞豚, 其不義又甚入人園圃竊桃李. 是何故也? 以虧人愈多, 其不仁玆甚, 罪益厚. 至入人欄廐, 取人馬牛者, 其不仁義, 又甚攘人犬豕雞豚, 此何故也?
겸애하(兼愛下) 제십육(第十六) 1. 子墨子言曰: “仁人之事者, 必務求興天下之利, 除天下之害.” 然當今之時, 天下之害孰爲大? 曰: “若大國之攻小國也, 大家之亂小家也, 强之劫弱, 衆之暴寡, 詐之謀愚, 貴之敖賤, 此天下之害也. 又與爲人君者之不惠也, 臣者之不忠也, 父者之不慈也, 子者之不孝也, 此又天下之害也. 又與今人之賤人, 執其兵刃毒藥水火, 以交相虧賊, 此又天下之害也. 姑嘗本原若衆害之所自生, 此胡自生? 此自愛人利人生與? 卽必曰非然也, 必曰從惡人賊人生. 分名乎天下惡人而賊人者, 兼與? 別與? 卽必曰別也. 然卽之交別者, 果生天下之大害者與? 是故別非也.” 2. 子墨子曰: “非人者必有以易之, 若非人而無以易之, 譬之猶以水救水也, 其說將必無可焉.” 是故子墨子曰: “兼以易別.” 然卽兼之可以易別之故何也? 曰: “藉爲人之國, ..
16. 未踰於世而民可移也, 卽求以鄕其上也. 是故約食焚舟粗服, 此天下之至難爲也, 然後爲而上說之, 未踰於世而民可移也. 何故也? 卽求以鄕其上也. 今若夫兼相愛·交相利, 此其有利且易爲也, 不可勝計也, 我以爲則無有上說之者而已矣. 苟有上說之者, 勸之以賞譽, 威之以刑罰, 我以爲人之於就兼相愛交相利也, 譬之猶火之就上, 水之就下也, 不可防止於天下. 故兼者聖王之道, 王公大人之所以安也, 萬民衣食之所以足也. 故君子莫若審兼而務行之. 爲人君必惠, 爲人臣必忠, 爲人父必慈, 爲人子必孝, 爲人兄必友, 爲人弟必悌. 故君子莫若欲爲惠君·忠臣·慈父·孝子·友兄·悌弟, 當若兼之, 不可不行也, 此聖王之道, 而萬民之大利也.”
15. 意以爲難而不可爲邪? 嘗有難此而可爲者. 昔荊靈王好小要, 當靈王之身, 荊國之士飯不踰乎一, 固據而後興, 扶垣而後行. 故約食爲其難爲也, 然後爲而靈王說之, 未踰於世而民可移也, 卽求以鄕其上也. 昔者越王句踐好勇, 敎其士臣三年, 以其知爲未足以知之也, 焚舟失火, 鼓而進之, 其士偃前列, 伏水火而死, 有不可勝數也. 當此之時, 不鼓而退也, 越國之士可謂顫矣. 故焚身爲其難爲也, 然後爲之, 越王說之, 未踰於世而民可移也, 卽求以鄕其上也. 昔者晉文公好粗服, 當文公之時, 晉國之士, 大布之衣, 牂羊之裘, 練帛之冠, 且粗之屨, 入見文公, 出以踐之朝. 故粗服爲其難爲也, 然後爲而文公說之,
14. 然卽之交孝子者, 果不得已乎? 毋先從事愛利人之親與? 意以天下之孝子爲遇, 而不足以爲正乎? 姑嘗本原之先王之所書, 大雅之所道曰: “無言而不讎, 無德而不報, 投我以桃, 報之以李.” 卽此言愛人者必見愛也, 而惡人者必見惡也. 不識天下之士, 所以皆聞兼而非之者, 其故何也?
13. 然而天下之非兼者之言猶未止. 曰: “意不忠親之利而害爲孝乎?” 子墨子曰: “姑嘗本原之孝子之爲親度者, 吾不識孝子之爲親度者, 亦欲人愛利其親與? 意欲人之惡賊其親與? 以說觀之, 卽欲人之愛利其親也. 然卽吾惡先從事卽得此? 若我先從事乎愛利人之親, 然後人報我以愛利吾親乎? 意我先從事乎惡人之親, 然後人報我以愛利吾親乎? 卽必吾先從事乎愛利人之親, 然後人報我以愛利吾親也.
12. 且不惟誓命與湯說爲然. 周詩卽亦猶是也. 周詩曰: “王道蕩蕩, 不偏不黨, 王道平平, 不黨不偏. 其直若矢, 其易若底, 君子之所履, 小人之所視.” 若吾言非語道之謂也, 古者文武爲正, 均分賞賢罰暴, 勿有親戚弟兄之所阿, 卽此文武兼也, 雖子墨子之所謂兼者, 於文武取法焉. 不識天下之人, 所以皆聞兼而非之者, 其故何也?
11. 且不唯禹誓爲然, 雖湯說卽亦猶是也. 湯曰: “惟予小子履, 敢用玄牡. 告於上天后曰:今天大旱, 卽當朕身屨, 未知得罪於上下. 有善不敢蔽, 有罪不敢赦, 簡在帝心. 萬方有罪, 卽當朕身, 朕身有罪, 無及萬方.” 卽此言湯貴爲天子, 富有天下, 然且不憚以身爲犠牲, 以祠說于上帝鬼神, 卽此湯兼也. 雖子墨子之所謂兼者, 於湯取法焉.
10. 且不唯泰誓爲然, 雖禹誓卽亦猶是也. 禹曰: “濟濟有衆, 咸聽朕言, 非惟小子, 敢行稱亂, 蠢此有苗, 用天之罰, 若予旣率而群對諸群, 以征有苗.” 禹之征有苗也, 非以求以重富貴, 干福祿, 樂耳目也, 以求興天下之利, 除天下之害. 卽此禹兼也. 雖子墨子之所謂兼者, 於禹求焉.
9. 然而天下之士非兼者之言, 猶未止也. 曰: “兼卽仁矣義矣, 雖然, 豈可爲哉? 吾譬兼之不可爲也, 猶挈泰山以超江河也. 故兼者直願之也, 夫豈可爲之物哉?” 子墨子曰: “夫挈泰山以趙江河, 自古之及今, 生民而來, 未嘗有也. 今若夫兼相愛·交相利, 此自先聖六王者親行之.” 何知先聖六王之親行之也? 子墨子曰: “吾非與之並世同時, 親聞其聲, 見其色也. 以其所書於竹帛, 鏤於金石, 琢於槃盂, 傳遺後世子孫者知之.” 泰誓曰: “文王若日若月, 乍照光於四方於西土.” 卽此言文王之兼愛天下之博大也, 譬之日月, 兼照天下之無有私也. 卽此文王兼也. 雖子墨子之所謂兼者, 於文王取法焉.”
8. 曰: “吾聞爲明君於天下者, 必先萬民之身, 後爲其身, 然後可以爲明君於天下.” 是故退睹其萬民, 飢卽食之, 寒卽衣之, 疾病侍養之, 死喪葬埋之. 兼君之言若此, 行若此. 然卽交若之二君者, 言相非而行相反與? 常使若二君者, 言必信, 行必果, 使言行之合猶合符節也, 無言而不行也. 然卽敢問, 今歲有癘疫, 萬民多有勤苦凍餒, 轉死溝壑中者, 旣已衆矣. 不識將擇之二君者, 將何從也? 我以爲當其於此也, 天下無愚夫愚婦, 雖非兼者, 必從兼君是也. 言而非兼, 擇卽取兼, 此言行拂也. 不識天下所以皆聞兼而非之者, 其故何也?
7. 不識天下之士, 所以皆聞兼而非之者, 其故何也? 然而天下之士, 非兼者之言猶未止也. 曰: “意可以擇士, 而不可以擇君乎?” 姑嘗兩而進之, 誰以爲二君, 使其一君者執兼, 使其一君者執別. 是故別君之言曰: “吾惡能爲吾萬民之身, 若爲吾身! 此泰非天下之情也. 人之生乎地上之無幾何也. 譬之猶馳駟而過隙也.” 是故退睹其萬民, 飢卽不食, 寒卽不衣, 疲病不侍養, 死喪不葬埋. 別君之言若此, 行若此. 兼君之言不然, 行亦不然,
6. 是故退睹其友, 飢則食之, 寒則衣之, 疾病侍養之, 死喪葬埋之, 兼士之言若此, 行若此. 若之二士者, 言相非而行相反與? 當使若二士者, 言必信, 行必果, 使言行之合猶合符節也, 無言而不行也. 然卽敢問, 今有平原廣野於此, 被甲嬰胄將往戰, 死生之權未可識也, 又有君大夫之遠使於巴越齊荊, 往來及否未可識也. 然卽敢問, 不識將惡也, 家室, 奉承親戚, 提挈妻子, 而寄託之? 不識於兼之有是乎? 於別之有是乎? 我以爲當其於此也, 天下無愚夫愚婦, 雖非兼之人, 必寄託之於兼之有是也. 此言而非兼, 擇卽取兼, 卽此言行費也.
5. 然而天下之士, 非兼者之言, 猶未止也. 曰: “卽善矣!雖然, 豈可用哉?” 子墨子曰: “用而不可, 雖我亦將非之, 且焉有善而不可用者? 姑嘗兩而進之. 誰以爲二士, 使其一士者執別, 使其一士者執兼. 是故別士之言曰: “吾豈能爲吾友之身, 若爲吾身, 爲吾友之親, 若爲吾親.” 是故退睹其友, 飢卽不食, 寒卽不衣, 疾病不侍養, 死喪不葬埋. 別士之言若此, 行若此. 兼士之言不然, 行亦不然. 曰: “吾聞爲高士於天下者, 必爲其友之身, 若爲其身, 爲其友之親, 若爲其親, 然後可以爲高士於天下.”
4. 今吾將正求與天下之利而取之, 以兼爲正, 是以聰耳明目相與視聽乎? 是以股肱畢强, 相爲動宰乎? 而有道肆相敎誨. 是以老而無妻子者, 有所侍養以終其壽, 幼弱孤童之無父母者, 有所放依以長其身. 今唯毋以兼爲正, 卽若其利也, 不識天下之士, 所以皆聞兼而非者, 其故何也?
3. 姑嘗本原若衆利之所自生, 此胡自生? 此自惡人賊人生與? 卽必曰非然也, 必曰從愛人利人生. 分名乎天下愛人而利人者, 別與? 兼與? 卽必曰兼也. 然卽之交兼者, 果生天下之大利與! 是故子墨子曰: “兼是也.” 且鄕吾本言曰: “仁人之事者, 必務求興天下之利, 除天下之害.” 今吾本原兼之所生, 天下之大利者也, 今吾本原別之所生, 天下之大害者也. 是故子墨子曰: “別非而兼是者.” 出乎若方也.
2. 子墨子曰: “非人者必有以易之, 若非人而無以易之, 譬之猶以水救水也, 其說將必無可焉.” 是故子墨子曰: “兼以易別.” 然卽兼之可以易別之故何也? 曰: “藉爲人之國, 若爲其國, 夫誰獨擧其國, 以攻人之國者哉? 爲彼者由爲己也. 爲人之都, 若爲其都, 夫誰獨擧其都, 以伐人之都者哉? 爲彼猶爲己也. 爲人之家, 若爲其家, 夫誰獨擧其家, 以亂人之家者哉? 爲彼猶爲己也. 然卽國都不相攻伐, 人家不相亂賊, 此天下之害與? 天下之利與? 卽必曰天下之利也.”
1. 子墨子言曰: “仁人之事者, 必務求興天下之利, 除天下之害.” 然當今之時, 天下之害孰爲大? 曰: “若大國之攻小國也, 大家之亂小家也, 强之劫弱, 衆之暴寡, 詐之謀愚, 貴之敖賤, 此天下之害也. 又與爲人君者之不惠也, 臣者之不忠也, 父者之不慈也, 子者之不孝也, 此又天下之害也. 又與今人之賤人, 執其兵刃毒藥水火, 以交相虧賊, 此又天下之害也. 姑嘗本原若衆害之所自生, 此胡自生? 此自愛人利人生與? 卽必曰非然也, 必曰從惡人賊人生. 分名乎天下惡人而賊人者, 兼與? 別與? 卽必曰別也. 然卽之交別者, 果生天下之大害者與? 是故別非也.”
겸애중(兼愛中) 제십오(第十五) 1. 子墨子言曰: “仁人之所以爲事者, 必興天下之利, 除去天下之害, 以此爲事者也.” 然則天下之利何也? 天下之害何也? 子墨子言曰: “今若國之與國之相攻, 家之與家之相簒, 人之與人之相賊, 君臣不惠忠, 父子不慈孝, 兄弟不和調, 此則天下之害也.” 然則崇此害亦何用生哉? 以不相愛生邪? 2. 子墨子言: “以不相愛生. 今諸侯獨知愛其國, 不愛人之國, 是以不憚擧其國以攻人之國. 今家主獨知愛其家, 而不愛人之家, 是以不憚擧其家以簒人之家. 今人獨知愛其身, 不愛人之身, 是以不憚擧其身以賊人之身. 是故諸侯不相愛則必野戰, 家主不相愛則必相簒, 人與人不相愛則必相賊, 君臣不相愛則不惠忠, 父子不相愛則不慈孝, 兄弟不相愛則不和調. 天下之人皆不相愛, 强必執弱, 富必侮貧, 貴必敖賤, 詐必欺愚. 凡天下禍簒怨恨, 其所以起者,..
8. 天屑臨文王慈, 是以老而無子者, 有所得終其壽, 連獨無兄弟者, 有所雜於生人之閒, 少失其父母者, 有所放依而長. 此文王之事, 則吾今行兼矣. 昔者武王將事太山隧, 傳曰: 泰山, 有道曾孫周王有事, 大事旣獲, 仁人尙作, 以祇商夏, 蠻夷醜貉, 雖有周親, 不若仁人, 萬方有罪, 維予一人. 此言武王之事, 吾今行兼矣.” 是故子墨子言曰: “今天下之士君子, 忠實欲天下之富, 而惡其貧, 欲天下之治, 而惡其亂, 當兼相愛·交相利, 此聖王之法, 天下之治道也, 不可不務爲也.”
7. 古者禹治天下, 西爲西河漁竇, 以泄渠孫皇之水, 北爲防原泒, 注后之邸, 嘑池之竇, 洒爲底柱, 鑿爲龍門, 以利燕代胡貉與西河之民, 東爲漏大陸, 防孟諸之澤, 灑爲九澮, 以楗東土之水, 以利冀州之民, 南爲江漢淮汝, 東流之, 注五湖之處, 以利荊楚干越與南夷之民. 此言禹之事, 吾今行兼矣. 昔者文王之治西土, 若日若月, 乍光于四方于西土, 不爲大國侮小國, 不爲衆庶侮鰥寡, 不爲暴勢奪穡人黍稷狗彘.
6. 夫愛人者, 人亦從而愛之, 利人者, 人亦從而利之, 惡人者, 人亦從而惡之, 害人者, 人亦從而害之. 此何難之有焉, 特君不以爲政, 而士不以爲行故也.” 然而今天下之士君子曰: “然, 乃若兼則善矣, 雖然, 不可行之物也, 譬若挈太山, 越河濟也.” 子墨子言: “是非其譬也. 夫挈太山而越河濟, 可謂畢劫有力矣, 自古及今, 未有能行之者也. 況乎兼相愛·交相利, 則與此異. 古者聖王行之. 何以知其然?
5. 昔者楚靈王好士細要, 故靈王之臣, 皆以一飯爲節, 脅息然後帶, 扶牆然後起. 比期年, 朝有黧黑之色, 是其故何也? 君說之, 故臣能之也. 昔越王句踐好士之勇, 敎馴其臣和合之, 焚舟失火, 試其士曰: 越國之寶盡在此! 越王親自鼓其士而進之. 士聞鼓音, 破碎亂行, 蹈火而死者, 左右百人有餘, 越王擊金而退之.” 是故子墨子言曰: “乃若夫少食惡衣, 殺身而爲名, 此天下百姓之所皆難也, 若苟君說之, 則衆能爲之. 況兼相愛·交相利, 與此異矣.
4. 然而今天下之士君子曰: “然. 乃若兼則善矣, 雖然, 天下之難物于故也.” 子墨子言曰: “天下之士君子, 特不識其利, 辯其故也. 今若夫攻城野戰, 殺身爲名, 此天下百姓之所皆難也, 苟君說之, 則士衆能爲之, 況於兼相愛, 交相利, 則與此異. 夫愛人者, 人必從而愛之, 利人者, 人必從而利之, 惡人者, 人必從而惡之, 害人者, 人必從而害之. 此何難之有! 特上弗以爲政, 士不以爲行故也. 昔者晉文公好士之惡衣, 故文公之臣皆牂羊之裘, 韋以帶劍, 練帛之冠, 入以見於君, 出以踐於朝, 是其故何也? 君說之, 故臣爲之也.
3. 子墨子言曰: “以兼相愛·交相利之法易之.” 然則兼相愛·交相利之法, 將奈何哉? 子墨子言: “視人之國, 若視其國, 視人之家, 若視其家, 視人之身, 若視其身. 是故諸侯相愛則不野戰, 家主相愛則不相簒, 人與人相愛則不相賊, 君臣相愛則惠忠, 父子相愛則慈孝, 兄弟相愛, 則和調, 天下之人皆相愛, 强不執弱, 衆不劫寡, 富不侮貧, 貴不敖賤, 詐不欺愚. 凡天下禍簒怨恨, 可使毋起者, 以相愛生也, 是以仁者譽之.”
2. 子墨子言: “以不相愛生. 今諸侯獨知愛其國, 不愛人之國, 是以不憚擧其國以攻人之國. 今家主獨知愛其家, 而不愛人之家, 是以不憚擧其家以簒人之家. 今人獨知愛其身, 不愛人之身, 是以不憚擧其身以賊人之身. 是故諸侯不相愛則必野戰, 家主不相愛則必相簒, 人與人不相愛則必相賊, 君臣不相愛則不惠忠, 父子不相愛則不慈孝, 兄弟不相愛則不和調. 天下之人皆不相愛, 强必執弱, 富必侮貧, 貴必敖賤, 詐必欺愚. 凡天下禍簒怨恨, 其所以起者, 以不相愛生也, 是以仁者非之.” 旣以非之, 何以易之?
1. 子墨子言曰: “仁人之所以爲事者, 必興天下之利, 除去天下之害, 以此爲事者也.” 然則天下之利何也? 天下之害何也? 子墨子言曰: “今若國之與國之相攻, 家之與家之相簒, 人之與人之相賊, 君臣不惠忠, 父子不慈孝, 兄弟不和調, 此則天下之害也.” 然則崇此害亦何用生哉? 以不相愛生邪?
겸애상(兼愛上) 제십사(第十四) 1. 聖人以治天下爲事者也, 必知亂之所自起, 焉能治之. 不知亂之所自起, 則不能治. 譬之如醫之攻人之疾者然, 必知疾之所自起, 焉能攻之, 不知疾之所自起, 則弗能攻. 治亂者何獨不然? 必知亂之所自起, 焉能治之. 不知亂之斯自起, 則弗能治. 2. 聖人以治天下爲事者也, 不可不察亂之所自起, 當察亂何自起? 起不相愛. 臣子之不孝君父, 所謂亂也. 子自愛不愛父, 故虧父而自利, 弟自愛不愛兄, 故虧兄而自利, 臣自愛不愛君, 故虧君而自利, 此所謂亂也. 雖父之不慈子, 兄之不慈弟, 君之不慈臣, 此亦天下之所謂亂也. 3. 父自愛也不愛子, 故虧子而自利, 兄自愛也不愛弟, 故虧弟而自利, 君自愛也不愛臣, 故虧臣而自利, 是何也? 皆起不相愛. 雖至天下之爲盜賊者亦然, 盜愛其室不愛其異室, 故竊異室以利其室, 賊愛其身不愛人, 故..
4. 겸상애(兼相愛)하면 생기는 일 若使天下兼相愛, 愛人若愛其身, 猶有不孝者乎? 視父兄與君若其身, 惡施不孝? 猶有不慈者乎? 視弟子與臣若其身, 惡施不慈? 故不孝不慈亡有, 猶有盜賊乎? 故視人之室若其室, 誰竊? 視人身若其身, 誰賊? 故盜賊亡有. 猶有大夫之相亂家, 諸侯之相攻國者乎? 視人家若其家, 誰亂? 視人國若其國, 誰攻? 故大夫之相亂家, 諸侯之相攻國者亡有. 若使天下兼相愛, 國與國不相攻, 家與家不相亂, 盜賊無有, 君臣父子皆能孝慈. 若此, 則天下治. 故聖人以治天下爲事者, 惡得不禁惡而勸愛? 故天下兼相愛則治, 交相惡則亂. 故子墨子曰: “不可以不勸愛人者, 此也.” 해석 若使天下兼相愛, 愛人若愛其身, 猶有不孝者乎? 만약 천하 사람에게 아울러 서로 사랑하게 하고 남 아끼길 자신의 몸 아끼듯이 한다면 불효하는 사람이 있겠는..
3. 父自愛也不愛子, 故虧子而自利, 兄自愛也不愛弟, 故虧弟而自利, 君自愛也不愛臣, 故虧臣而自利, 是何也? 皆起不相愛. 雖至天下之爲盜賊者亦然, 盜愛其室不愛其異室, 故竊異室以利其室, 賊愛其身不愛人, 故賊人以利其身, 此何也? 皆起不相愛. 雖至大夫之相亂家, 諸侯之相攻國者亦然. 大夫各愛其家, 不愛異家, 故亂異家以利其家, 諳侯各愛其國, 不愛異國, 故攻異國以利其國, 天下之亂物, 具此而巳矣. 察此何自起? 皆起不相愛.
2. 聖人以治天下爲事者也, 不可不察亂之所自起, 當察亂何自起? 起不相愛. 臣子之不孝君父, 所謂亂也. 子自愛不愛父, 故虧父而自利, 弟自愛不愛兄, 故虧兄而自利, 臣自愛不愛君, 故虧君而自利, 此所謂亂也. 雖父之不慈子, 兄之不慈弟, 君之不慈臣, 此亦天下之所謂亂也.
1. 聖人以治天下爲事者也, 必知亂之所自起, 焉能治之. 不知亂之所自起, 則不能治. 譬之如醫之攻人之疾者然, 必知疾之所自起, 焉能攻之, 不知疾之所自起, 則弗能攻. 治亂者何獨不然? 必知亂之所自起, 焉能治之. 不知亂之斯自起, 則弗能治.
상동하(尙同下) 제십삼(第十三) 1. 子墨子言曰: 知者之事, 必計國家百姓所以治者而爲之, 必計國家百姓之所以亂者而辟之. 然計國家百姓之所以治者何也? 上之爲政, 得下之情則治, 不得下之情則亂. 何以知其然也? 上之爲政, 得下之情, 則是明於民之善非也. 若苟明於民之善非也, 則得善人而賞之, 得暴人而罰之也. 善人賞而暴人罰, 則國必治. 上之爲政也, 不得下之情, 則是不明於民之善非也, 若苟不明於民之善非, 則是不得善人而賞之, 不得暴人而罰之, 善人不賞而暴人不罰, 爲政若此, 國衆必亂. 故賞不得下之情, 而不可不察者也. 2. 然計得下之情, 將奈何可? 故子墨子曰: 唯能以尙同一義爲政, 然後可矣. 何以知尙同一義之可而爲政於天下也? 然胡不審稽古之治爲政之說乎? 古者天之始生民, 未有正長也, 百姓爲人. 若苟百姓爲人, 是一人一義, 十人十義, 百人百義,..
9. 是故子墨子曰: “凡使民尙同者, 愛民不疾, 民無可使. 曰: 必疾愛而使之, 致信而持之, 富貴以道其前, 明罰以率其後, 爲政若此, 唯欲毋與我同, 將不可得也.” 是以子墨子曰: “今天下王公大人士君子, 中情將欲爲仁義, 求爲上士, 上欲中聖王之道, 下欲中國家百姓之利, 故當尙同之說, 而不可不察, 尙同爲政之本, 而治要也.”
8. 故古之聖王治天下也, 其所差論, 以自左右羽翼者皆良, 外爲之人助之視聽者衆. 故與人謀事, 先人得之, 與人擧事, 先人成之, 光譽令聞, 先人發之. 唯信身而從事, 故利若此. 古者有語焉, 曰: “一目之視也, 不若二目之視也. 一耳之聽也, 不若二耳之聽也. 一手之操也, 不若二手之彊也.” 夫唯能信身而從事, 故利若此. 是故古之聖王之治天下也, 千里之外有賢入焉, 其鄕里之人皆未之均聞見也, 聖王得而賞之. 千里之內有暴人焉, 其鄕里未之均聞見也, 聖王得而罰之. 故唯毋以聖王爲聰耳明目與? 豈能一視而通見千里之外哉? 一聽而通聞千里之外哉? 聖王不往而視也, 不就而聽也. 然而使天下之爲寇亂盜賊者, 周流天下無所重足者, 何也? 其以尙同爲政善也.
7. 天下旣已治, 天子又總天下之義, 以尙同於天, 故當尙同之爲說也, 尙用之天子, 可以治天下矣. 中用之諸侯, 可而治其國矣. 小用之家君, 可而治其家矣. 是故大用之, 治天下不窕, 小用之, 治一國一家而不橫者, 若道之謂也. 故曰: 治天下之國, 若治一家, 使天下之民, 若使一夫. 意獨子墨子有此, 而先王無此其有邪? 則亦然也. 聖王皆以尙同爲政, 故天下治. 何以知其然也? 於先王之書也, 大誓之言然, 曰: “小人見姦巧乃聞, 不言也, 發罪鈞.” 此言見淫辟不以告者, 其罪亦猶淫辟者也.
6. 國旣巳治矣, 天下之道盡此巳邪? 則未也. 天下之爲國數也甚多, 此皆是其國, 而非人之國, 是以厚者有戰, 而薄者有爭. 故又使國君選其國之義, 以尙同於天子. 天子亦爲發憲布令於天下之衆, 曰: “若見愛利天下者, 必以告. 若見惡賊天下者, 亦以告. 若見愛利天下以告者, 亦猶愛利天下者也, 上得則賞之, 衆聞則譽之. 若見惡賊天下不以告者, 亦猶惡賊天下者也, 上得且罰之, 衆聞則非之.” 是以□(遍)天下之人, 皆欲得其長上之賞譽, 避其毁罰, 是以見善不善者告之. 天子得善人而賞之, 得暴人而罰之, 善人賞而暴人罰, 天下必治矣. 然計天下之所以治者何也? 唯而以尙同一義爲政故也.
5. 家旣巳治, 國之道盡此巳邪? 則未也. 國之爲家數也甚多, 此皆是其家, 而非人之家, 是以厚者有亂, 而薄者有爭. 故又使家君, 總其家之義, 以尙同於國君. 國君亦爲發憲布令於國之衆, 曰: “若見愛利國者, 必以告. 若見惡賊國者, 亦必以告. 若見愛利國以告者, 亦猶愛利國者也, 上得且賞之, 衆聞則譽之. 若見惡賊國不以告者, 亦猶惡賊國者也, 上得且罰之, 衆聞則非之.” 是以□(遍)若國之人, 皆欲得其長上之賞譽, 避其毁罰, 是以民見善者言之, 見不善者言之. 國君得善人而賞之, 得暴人而罰之. 善人賞而暴人罰, 則國必治矣. 然計若國之所治者何也? 唯能以尙同一義爲政故也.
4. 然則欲同一天下之義, 將奈何可? 故子墨子言曰: 然胡不賞使家君試用家君, 發憲布令其家, 曰: “若見愛利家者, 必以告, 若見惡賊家者, 亦必以告. 若見愛利家以告, 亦猶愛利家者也, 上得且賞之, 衆聞則譽之. 若見惡賊家不以告, 亦猶惡賊家者也, 上得且罰之, 衆聞則非之.” 是以□(遍)若家之人, 皆欲得其長上之賞譽, 辟其毁罰, 是以善言之, 不善言之, 家君得善人而貴之, 得暴人而罰之, 善人之賞, 而暴人之罰, 則家必治矣. 然計若家之所以治者何也? 唯以尙同一義爲政故也.
3. 今此何爲人上而不能治其下, 爲人下而不能事其上? 則是上下相賊也. 何故以然? 則義不同也. 若苟義不同者有黛, 上以若人爲善, 將賞之, 若人唯使得上之賞, 而辟百姓之毁, 是以爲善者, 必未可使勸, 見有賞也. 以若人爲暴, 將罰之, 若人唯使得上之罰, 而懷百姓之譽, 是以爲暴者, 必未可使沮, 見有罰也. 故計上之賞譽, 不足以勸善, 計其毁罰, 不足以沮暴. 此何故以然? 則義不同也.
2. 然計得下之情, 將奈何可? 故子墨子曰: 唯能以尙同一義爲政, 然後可矣. 何以知尙同一義之可而爲政於天下也? 然胡不審稽古之治爲政之說乎? 古者天之始生民, 未有正長也, 百姓爲人. 若苟百姓爲人, 是一人一義, 十人十義, 百人百義, 千人千義, 逮至人之衆, 不可勝計也, 則其所謂義者, 亦不可勝計. 此皆是其義, 而非人之義, 是以厚者有鬥, 而薄者有爭. 是故天下之欲同一天下之義也, 是故選擇賢者, 立爲天子. 天子以其知力爲未足獨治天下, 是以選擇其次立爲三公. 三公又以其知力爲未足獨左右天子也, 是以分國建諸侯. 諸侯又以其知力爲未足獨治其四境之內也, 是以選擇其次立爲卿之宰. 卿之宰又以其知力爲未足獨左右其君也, 是以選擇其次立而爲鄕長家君. 是故古者天子之立三公·諸侯·卿之宰, 鄕長家君, 非特富貴游佚而擇之也, 將使助治亂刑政也. 故古者建國設都, 乃立后王君..
1. 子墨子言曰: 知者之事, 必計國家百姓所以治者而爲之, 必計國家百姓之所以亂者而辟之. 然計國家百姓之所以治者何也? 上之爲政, 得下之情則治, 不得下之情則亂. 何以知其然也? 上之爲政, 得下之情, 則是明於民之善非也. 若苟明於民之善非也, 則得善人而賞之, 得暴人而罰之也. 善人賞而暴人罰, 則國必治. 上之爲政也, 不得下之情, 則是不明於民之善非也, 若苟不明於民之善非, 則是不得善人而賞之, 不得暴人而罰之, 善人不賞而暴人不罰, 爲政若此, 國衆必亂. 故賞不得下之情, 而不可不察者也.
상동중(尙同中) 제이십(第十二) 1. 子墨子曰: 方今之時, 復古之民始生, 未有正長之時, 蓋其語曰: “天下之人異義” . 是以一人一義, 十人十義, 百人百義, 其人數玆衆, 其所謂義者亦玆衆. 是以人是其義, 而非人之義, 故相交非也. 內之父子兄弟作怨讎, 皆有離散之心, 不能相和合. 至乎舍餘力不以相勞, 隱匿良道, 不以相敎, 腐□(朽)餘財, 不以相分, 天下之亂也, 至如禽獸然, 無君臣上下長幼之節, 父子兄弟之禮, 是以天下亂焉. 2. 明乎民之無正長, 以一同天下之義, 而天下亂也, 是故選擇天下賢良聖知辯慧之人, 立以爲天子, 使從事乎一同天下之義. 天子旣以立矣, 以爲唯其耳目之請, 不能獨一同天下之義, 是故選擇天下贊閱賢良聖知辯慧之人, 置以爲三公, 與從事乎一同天下之義. 天子三公旣巳立矣, 以爲天下博大, 山林遠土之民, 不可得而一也, 是故靡分天..
14. 詩曰: “我馬維駱, 六轡沃若, 載馳載驅, 周爰咨度.” 又曰: “我馬維騏, 六轡若絲, 載馳載驅, 周爰咨謀.” 卽此語也. 古者國君諸侯之聞見善與不善也, 皆馳驅以告天子. 是以賞當緊, 罰當慕, 不殺不辜, 不失有罪, 則此尙同之功也. 是故子墨子曰: “今天下之王公大人士君子, 請將欲富其國家, 衆其人民, 治其刑政, 定其社稷, 當若尙同之不可不察, 此之本也.”
13. 故古者聖人之所以濟事成功, 垂名於後世者, 無他故異物焉, 曰: 唯能以尙同爲政者也. 是以先王之書, 周頌之道之曰: “載來見彼王, 聿求厥章.” 則此語古者國君諸侯之以春秋來朝聘天子之庭, 受天子之嚴敎, 退而治國. 政之所加, 莫敢不賓. 當此之時, 本無有敢紛天子之敎者,
12. 故古者聖王, 唯而審以尙同, 以爲正長, 是故上下情請爲通. 上有隱事遺利, 下得而利之, 下有蓄怨積害, 上得而除之. 是以數千萬里之外, 有爲善者, 其室人未□(遍)知, 鄕里未□(遍)聞, 天子得而賞之. 數千萬里之外, 有爲不善者, 其室人未□(遍)知, 鄕里未□(遍)聞, 天子得而罰之. 是以擧天下之人, 皆恐懼振動惕慄, 不敢爲淫暴, 曰天子之視聽也神. 先王之言曰: “非神也, 夫唯能使人之耳目助己視聽, 使人之吻助己言談, 使人之心助己思慮, 使人之股肱助己動作.” 助之視聽者衆, 則其所聞見者遠矣. 助之言談者衆, 則其德音之所撫循者博矣. 助之思慮者衆, 則其談謀度速得矣. 助之動作者衆, 卽其擧事速成矣.
11. 是以皆比周隱匿, 而莫肯尙同其上, 是故上下不同義. 若苟上下不同義, 賞譽不足以勸善, 而刑罰不足以沮暴. 何以知其然也? 曰: 上唯毋立而爲政乎國家, 爲民正長. 曰, 人可賞吾將賞之. 若苟上下不同義, 上之所賞, 則衆之所非. 曰人衆與處, 於衆得非, 則是雖使得上之賞, 未足以勸乎! 上唯毋立而爲政乎國家, 爲民正長, 曰人可罰吾將罰之. 若苟上下不同義, 上之所罰, 則衆之所譽, 曰人衆與處, 於衆得譽, 則是雖使得上之罰, 未足以沮乎! 若立而爲政乎國家, 爲民正長, 賞譽不足以勸善, 而刑罰不沮暴, 則是不與鄕吾本言, “民始生, 未有正長之時” 同乎? 若有正長, 與無正長之時同, 則此非所以治民一衆之道.
10. 故古者之置正長也, 將以治民也. 譬之若絲縷之有紀, 而罔罟之有網也, 將以運役天下淫暴, 而一同其義也. 是以先王之書, 相年之道曰: “夫建國設都, 乃作后王君公, 否用泰也, 輕大夫師長, 否用佚也, 維辯使治天均.” 則此語古者上帝鬼神之建設國都, 立正長也, 非高其爵, 厚其祿, 富貴佚而錯之也, 將以爲萬民興利除害, 富貴貧寡, 安危治亂也. 故古者聖王之爲若此. 今王公大人之爲刑政則反此, 政以爲便譬, 宗於父兄故舊, 以爲左右, 置以爲正長. 民知上置正長之非正以治民也,
9. 今天下之人曰: “方今之時, 天下之正長猶未廢乎天下也, 而天下之所以亂者, 何故之以也?” 子墨子曰: “方今之時之以正長, 則本與古者異矣. 譬之若有苗之以五刑然. 昔者聖王制爲五刑, 以治天下, 逮至有苗之制五刑, 以亂天下, 則此豈刑不善哉? 用刑則不善也. 是以先王之書, 呂刑之道曰: “苗民否用練折則刑, 唯作五殺之刑, 曰法.” 則此言善用刑者以治民, 不善用刑者以爲五殺, 則此豈刑不善哉? 用刑則不善. 故遂以爲五殺. 是以先王之書, 術令之道曰: “唯口出好興戎.” 則此言善用口者出好, 不善用口者以爲讒賊寇戎, 則此豈口不善哉? 用口則不善也, 故遂以爲讒賊寇戎.